•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行業動態

      培養方式!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申報領域條件、程序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12/20     瀏覽次數:    
      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申報領域條件、程序,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申報領域條件、程序,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武漢分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一、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申報范圍
      (一)申報領域。主要面向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5大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算力與大數據、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量子科技、現代紡織服裝、節能環保、智能家電、新材料、低碳冶金等9個新興特色產業,以及優勢傳統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民營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二、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具有中國國籍,全職在湖北工作,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信守社會公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
      2.企業經營管理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具備較強的戰略思維、管理創新和經營決策能力,在本行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或服務國家及地方重點工程項目業績突出,取得較好經濟社會效益;有較大發展潛力,年齡不超過55周歲,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年齡;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3.所在企業治理規范,有較強創新能力,研發投入較大,科技人才密集度較高,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或屬于省市支柱產業的重點骨干企業,主要業務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企業近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專業性條件。申報人選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個人從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3年及以上;應為省內依法進行工商注冊3年及以上的民營企業主要出資人、實際控制人、高級經營管理人員或企業領導人員后備人選。
      2.所在企業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①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或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②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或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③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④入庫湖北省科創“新物種”駝鹿、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⑤近三年進入湖北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
      三、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遴選程序
      (一)申報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組織相關人員客觀如實填寫申報材料,提交企業或人力資源部門審核。企業研究提出推薦人選,并在企業內部進行不少于3個工作日的公示。
      (二)逐級審核。企業將申報材料報送縣級經信部門,縣級經信部門審核后推薦至市州經信局,市州經信局商市州黨委組織部同意后,由市州經信局報省經信廳。省經信廳會同有關部門對申報人選進行資格審查。
      (三)專家評審。省經信廳會同省委人才辦制定評審工作方案,組織相關行業領域專家對推薦人選進行評審,對申報人的工作經歷、任職經歷、教育培訓、工作業績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考察建議名單。
      (四)考察公示并確定入選名單。省經信廳會同省委人才辦,在對人選進行考察基礎上,提出公示建議名單,經報審同意后確定公示名單并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確定入選的培養對象名單。
      (五)簽訂承諾。培養對象作出在培養周期內全職在湖北工作的承諾。培養對象是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需作出培養期內企業不遷出湖北的承諾。有關承諾報市州經信部門備案。
      四、湖北省楚天英才計劃創新型民營企業家培養對象培養方式
      對入選的培養對象,以三年為一個培養周期,采取加強知識更新培訓、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鏈接創新創業資源等方式進行培養,營造個人和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對入選的培養對象本人及所在企業建立信息檔案,實行跟蹤回訪,加強聯系服務,在政策和項目上予以優先支持。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