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于武漢市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紓困貸款貼息政策的內容,其中包括武漢市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武漢經開區、東湖高新區都可以適用,感興趣的可以直接來咨詢小編了解一下看看自己企業適合哪個項目: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武漢分公司地址:東湖新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貼息對象
依法在武漢市各級登記機關登記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申請2021年紓困貸款貼息,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市場主體在登記機關的登記狀態為“存續”,且正常經營,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二)市場主體應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劃型標準;
(三)市場主體不包括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金融和類金融業務的企業;
(四)從經辦銀行獲得的2021年新發放貸款,發放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五)向小微企業發放的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借款人須為營業執照上載明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在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向個體工商戶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借款人須為營業執照上載明的經營者;
(六)貸款資金應當用于市場主體流動資金周轉及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用于個人消費、轉借轉貸、房地產投資、金融投資等活動以及其他非經營性支出項目;
(七)貸款類型不包括固定資產貸款、并購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透支、各項墊款等;
(八)同一貸款不得重復享受中央、省、市財政貼息政策。
經辦銀行
為進一步提高紓困貸款貼息申請、審核、撥付等環節的準確性、便捷性,經辦銀行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接入武漢市企業融資對接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漢融通"),實現貸款、貼息等業務的系統對接,替代“人工錄入”方式;
(二)根據借款人的授權,及時向漢融通提供借款人的授信、用信、結息等貸款要素信息;
(三)對借款人通過漢融通提出的融資需求,做到受理率100%、聯系率100%、反饋率100%;
(四)積極推廣使用“301”(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1秒授信或放款)線上貸款產品,支持企業高效便捷獲貸。
貼息標準
各區按照以下標準核定貼息金額:
(一)單一市場主體享受財政貼息的貸款總額上限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個體工商戶不超過50萬元;
(二)貼息利率不超過貸款發放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0.5個百分點(50BP),且不高于實際貸款利率;
(三)貼息期限自貸款發放日至2024年3月31日,最長不超過365天;
(四)貼息申報日貸款狀態為正常非逾期;
(五)貼息總額不超過扣除逾期等因素引起的各類非正常利息后借款人實際支付的利息。
貼息申報
市場主體通過漢融通向注冊地所在區人民政府(含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下同)提交紓困貸款貼息申請。
(一)市場主體登陸漢融通核實經辦銀行反饋的貸款數據(包括申請貼息的貸款金額、結息明細表等)無誤后,在線提交經法定代表人簽字(簽章)、加蓋法人公章的紓困貸款貼息申報表。
(二)市場主體應填寫并上傳貼息申報內容真實性承諾書,對申報貼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
(三)2021年度紓困貸款貼息分兩批申報,申報時間分別為
2021年四季度、2024年二季度。
貼息審核
各區人民政府從區金融局(辦)、區財政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專班,具體承擔紓困貸款貼息各環節相關工作。
(一)各區工作專班向社會公開遴選第三方審計機構,承擔紓困貸款貼息各環節審核工作。第三方審計機構應制定詳細的工作規程,報區工作專班同意后實施。
(二)第三方審計機構根據上述貼息對象、貼息標準的規定,審核確認貼息資格、貼息金額等。
(三)審核結果通過漢融通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市場主體對審核結果有異議的,公示期內通過漢融通提出復審申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反饋意見進行復審并形成最終結論。公示期內未通過漢融通反饋意見的,視為認可審核結果。
(四)第三方審計機構依據公示及復審結果出具紓困貸款貼息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