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行業動態

      江漢區兩化融合認定獎勵及2024年申報流程解析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2/8/26     瀏覽次數:    

      江漢區兩化融合認定獎勵政策以及申報的流程小編簡單介紹在下文,需要申報或咨詢了解的可以直接找小編溝通合作。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5656027219(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468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分公司:南京、安慶、蘇州、宿州、武漢

      、江漢區兩化融合認定獎勵

      市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貫標試點企業獎勵20萬元。

      二、江漢區兩化融合申報流程

      1貫標籌備

      指派專人統籌項目策劃與實施,組建項目小組,籌備項目啟動前相關工作:制定兩化融合貫標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兩化融合服務機構、明確各部門職責與分工。

      2召開貫標啟動會

      召開全員會議,任命管理者代表,宣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目標與計劃,明確階段性任務及各方人員職責,統一全公司思想,凝聚共識。

      3兩化融合宣貫

      由兩化融合服務機構提供兩化融合標準宣貫,解讀兩化融合發展趨勢與現狀,并進行兩化融合基礎知識培訓,深化公司全員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理解。

      4兩化融合水平評估

      在中國兩化融合服務平臺進行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對標同行及全國企業,了解企業自身的發展水平及兩化融合現狀,尋找問題,深入探討突破口,匯編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報告。

      5企業管理現狀調研

      對照兩化融合國標要求,梳理企業業務流程、管理制度、組織架構等信息,立足于企業戰略,通過調研訪談等方法,深入了解企業信息化管理各方面情況與問題。

      6兩化融合差距分析

      立足于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及企業管理現狀調研結果,綜合診斷企業兩化融合基礎,明確企業兩化融合需求及目標,為下一步制定管理體系階段性任務奠定基礎。

      7范圍與邊界策劃

      從組織單元、經營區域、業務活動等方面去界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活動的范圍與邊界。

      8體系文件策劃

      總體策劃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文件框架,明確兩化融合方針及貫標所需涉及的過程、資源投入、職責,列出相應文件清單,初步判定體系文件策劃的全面性及符合性。

      9其他事項安排

      根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的要求,收集整理與之相關的文件與資料,系統整理與分類歸納,必要時提供兩化融合文件編寫培訓及文件使用培訓。

      10體系文件編寫

      按照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策劃的內容進行文件編寫,落實體系文件框架及內容要求,輸出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四級文件: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記錄表單。

      11體系文件評審修訂

      組織公司部門管理者進行體系文件評審,包括預期目標是否實現、職責分工是否滿足實際需求、業務流程是否符合公司運營規律等,確保體系文件落地可行、科學有效。

      12體系文件審核發布

      體系文件評審修訂后,文件終稿需交由企業管理層領導進行審批確認。確認無誤后便可正式發布。

      13試運行籌備

      由企業管理層組織試運行動員大會,部署試運行工作任務,針對不同的部門及崗位進行相應領域的培訓,指導體系文件應用及操作,確保體系制度能平穩落地。

      14體系試運行

      將兩化融合體系文件投入企業管理應用,試運行3個月,通過日常監控和考核,了解體系文件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15試運行整改

      針對試運行的情況,在服務機構指導下,對運行過程中發現的不適用文件及表單進行優化調整,旨在滿足企業管理實際需要及兩化融合國際標準要求。

      16內部審核

      組建內審員團隊,制定內審計劃,開展內部審核評估工作。針對內審過程發現的問題,進行審核結果分析,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對解決方案進行持續跟蹤。

      17管理評審

      由最高管理者組織,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評審,對體系建設與運行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并實施改進措施效果驗證,確保管理體系適應性、有效性、充分性。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