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行業動態

      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申報條件材料及認定管理辦法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2/10/27     瀏覽次數:    
      關于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管理辦法、申報條件材料等細則整理匯編,想要申請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江蘇省各地市企業,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合作,臥濤科技,專注企業服務10年!
      關于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管理辦法、申報條件材料等細則整理匯編,想要申請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江蘇省各地市企業,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合作,臥濤科技,專注企業服務10年!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江蘇省各類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以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和弘揚科學精神為宗旨,以公益性為原則,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與社會公德,反對封建迷信。
      (二)具有法人資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能獨立開展科普活動的單位,且所在單位領導重視,設有專門的科普工作機構。
      (三)具備開展科普工作的制度保障,有科普工作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將科普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及表彰獎勵范圍。
      (四)具有專項科普經費,列入本單位年度財務預算并實行專款專用,能確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運行。
      (五)擁有主題內容明確、形式多樣的科普展教資源。
      (六)具備開展科普工作所需的專職或兼職的管理人員和講解員,有穩定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并有計劃地開展科普工作人員業務培訓。
      (七)面向社會,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能夠積極參加全國、省及地方大型科普活動。
      (八)建有基地科普教育網站或在主管單位網站設有科普欄目,并做到內容及時更新。
      (九)有符合國家要求的安全設施,保障措施完備。
      二、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申報材料
      1.《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申報表》。
      2.申請報告。內容包括單位的基本情況、申請理由和工作成效。此外,以附件形式提供:科普工作人員基本情況表、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經費制度)、本年度科普工作總結、下年度科普工作計劃、以往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和從事科普工作的相關材料等。
      3.申報單位認為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二)推薦與受理。推薦工作采取屬地化的方式進行,各省轄市科協為本地區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薦單位,應會同市科技局、教育局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提出推薦意見和測評結果,在規定申報時間內統一報送到認定與管理辦公室。

      附件1:科技場館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
      科技場館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場地設施
      (一)有專用參觀場所。綜合性科技館用于科普展教活動的室內展廳總面積不小于1000平方米;專業科技館用于科普展教活動的室內展廳總面積不小于500平方米。
      (二)有互動體驗類展品。除常規科普展品外,綜合性科技館應有數量不少于總展品60%可供觀眾演示、體驗、互動的展品,專業科技館應有數量不少于總展品20%可供觀眾演示、體驗、互動的展品,同時要根據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定期更新、補充科普展品,展品總完好率保持90%以上。
      (三)有場館科普教育網站。科普教育網站內容應做到及時更新,每月更新不低于3-5篇文稿或圖片。
      二、開放接待
      (一)常年對外開放,并向社會公布開放時間。年開放天數綜合性科技館不少于260天,專業科技館不少于240天。年接待參觀人數綜合性科技館不少于5萬人次,專業科技館不少于1萬人次。
      (二)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期間基地能對公眾開放。
      三、經費投入
      (一)設有專項科普經費。由單位建立的科技場館,資金應列入該單位年度財務預算并實行專款專用。
      (二)除一次性科普基礎設施投入外,每年投入占單位年度總經費10%以上的科普專項經費,確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運行。
      四、科普隊伍
      (一)有專門的科技場館領導機構,單位建立的科技場館,其正職應由該單位中層以上領導干部擔任。
      (二)配備不少于5名的專職科技輔導員或講解員,并建立長期穩定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志愿者人數30人以上。
      (三)有科普隊伍繼續教育制度,科普工作人員每年業務培訓時間不少于40學時。
      五、科普活動
      (一)經常性開展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科普教育活動,保證活動頻率和活動規模。
      (二)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及當地科協、科技部門組織的重大科普活動。每年開展4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動。
      (三)針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結合本單位特色,每年開展4次以上有新意、特色明顯、講究實效、形式多樣的專題品牌科普活動。
      (四)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開展線上和線下科普教育活動。
      (五)與所在地的社區、鄉鎮、學校、部隊及其它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固定聯系和工作制度,經常開展科普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等社會化科普活動。
      (六)基地拓寬創新科普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每年市級以上媒體公開報道科普工作信息3次以上。

      附件2:公共場所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
      公共場所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場地設施
      (一)基地具有一定規模、固定用于科普教育展示及活動的室內外場所。其中科普展示面積在9000平方米以上,并備有開展科普活動所需的演示設施設備等。
      (二)具有基地科普教育網站(網頁),其內容要做到及時更新,每月更新不低于3-5篇文稿或圖片。
      (三)有較為完善的基地說明牌、解說牌、導覽牌等,科普內容科學準確,通俗易懂。
      二、開放接待
      (一)能常年向公眾開放,年開放天數不少于320天,受氣候等外在因素影響的基地可酌量減少。
      (二)每年接待觀眾不少于6萬人次。
      (三)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期間基地能對公眾開放。
      三、經費投入
      (一)有專項科普經費,列入該單位年度財務預算并實行專款專用。
      (二)除一次性科普基礎設施投入外,每年投入占單位年度總經費5%以上的科普專項經費,確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運行。
      四、科普隊伍
      (一)由熱愛科普教育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管理工作經驗的中層以上干部擔任負責人,并配有不少于4名的科普專職人員。
      (二)建立長期穩定的志愿者隊伍,志愿者人數30人以上,定期或不定期為受眾提供免費咨詢或科普講解服務。
      (三)有科普隊伍繼續教育制度,科普工作人員每年業務培訓時間不少于40學時。
      五、科普活動
      (一)經常性開展具有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科普教育活動,保證活動頻率和活動規模。
      (二)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及當地科協、科技部門組織的重大科普活動。每年開展3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動。
      (三)針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結合本單位特色,每年開展4次以上有新意、特色明顯、講究實效、形式多樣的專題品牌科普活動,如科普教育專題展、各類科普講座或報告、夏(冬)令營、專題實踐活動等。
      (四)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開展線上和線下科普教育活動。
      (五)積極促進科普與旅游結合,擴大科普教育影響面,并與所在地的社區、鄉鎮、學校、部隊及其它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固定聯系和工作制度,經常開展科普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等社會化科普活動。
      (六)基地拓寬創新科普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每年市級以上媒體公開報道科普工作信息3次以上。

      附件3:教育科研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
      教育科研類科普教育基地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場地設施
      (一)科研院所中的博物館、標本館、陳列館、天文臺(館、站)、醫院、中小學展教場所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野外站(臺)等研究實驗基地展教場所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建立面向公眾的科普教育網站(網頁),并及時更新內容。
      二、開放接待
      (一)科研院所中的博物館、標本館、陳列館、天文臺(館、站)、醫院、中小學科普設施全年開放在110天以上;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野外站(臺)等研究實驗基地全年開放在40天以上。
      (二)年參觀接待人數不少于2000人次。
      (三)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期間基地能對公眾開放。
      三、經費投入
      有穩定持續的科普經費,每年投入占單位年度總經費3%以上的科普專項經費,能夠保障經常性科普活動的開展,以及展教設備的運行和更新。
      四、科普隊伍
      有開展科普活動的科普工作機構,科普工作人員1人以上,并建立15人以上相對穩定的科普志愿者隊伍。
      五、科普活動
      (一)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及當地科協、科技部門組織的重大科普活動。每年開展2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動。
      (二)針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結合本單位特色,每年開展4次以上有新意、特色明顯、講究實效、形式多樣的專題品牌科普活動,如科普教育專題展、各類科普講座或報告、夏(冬)令營、專題實踐活動等。
      (三)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開展線上和線下科普教育活動。
      (四)基地與所在地的社區、鄉鎮、學校、部隊及其它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固定聯系和工作制度,經常開展科普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等社會化科普活動。
      (五)基地應拓寬創新科普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每年市級以上媒體公開報道科普工作信息1次以上。

      附件4:生產設施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
      生產設施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場地設施
      (一)基地具有可供公眾參觀學習的生產線、科普展示廳等參觀活動場所。企業生產線(車間、生產場所)或科普展廳應不少于400平方米(延長米),能完整展示產品的生產全過程或部分重要過程,供公眾參觀學習相關科普知識。
      (二)建立面向公眾的基地科普教育網站(網頁),其內容應做到及時更新。
      二、開放接待
      (一)企業具有經常接待公眾參觀的能力,企業生產線年開放日應不少于50天,企業室內科技展廳每年開放天數不少于250天。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科普日期間開放,平時每周設開放日,接待有預約的團隊參觀。
      (二)企業年接待公眾參觀人數應不少于8000人。
      三、經費投入
      除一次性科普基礎設施投入外,每年投入占單位年度總經費3%以上的科普專項經費,列入年度經費預算,確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運行。
      四、科普隊伍
      (一)由熱愛科普教育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查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的中層以上干部擔任負責人,并配有3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并配備規范的講解詞。
      (二)建立長期穩定的科普志愿者隊伍,人數不少于10人,能夠滿足企業開展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及參觀接待的需要。
      五、科普活動
      (一)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及當地科協、科技部門組織的重大科普活動。每年開展2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動。
      (二)針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結合本單位特色,每年開展2次以上有新意、特色明顯、講究實效、形式多樣的專題品牌科普活動,如科普教育專題展、各類科普講座或報告、夏(冬)令營、專題實踐活動等。
      (三)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開展線上和線下科普教育活動。
      (四)基地與所在地的社區、鄉鎮、學校、部隊及其它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固定聯系和工作制度,經常開展科普活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等社會化科普活動。
      (五)基地應拓寬創新科普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每年省級以上媒體公開報道科普工作信息1次以上。

      附件5:信息傳媒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
      信息傳媒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陣地設施
      (一)有固定的欄目或版面從事科普宣傳,做到內容及時更新;
      (二)將科普信息傳媒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日程,業務量不少于本單位業務工作的30%。
      二、開放接待    
      面向公眾積極開展科學知識普及、培養公眾崇尚科學理念,并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期間提供相關配套服務。
      三、經費投入
      除一次性科普基礎設施投入外,基地每年投入占單位年度總經費10%以上的科普專項經費,列入年度經費預算,確保科普教育工作正常運行。
      四、科普隊伍
      (一)設有中層以上干部擔任負責人。
      (二)有專門從事科普內容策劃、制作、編輯等職能的部門,有不少于5名的專職人員。
      五、科普活動
      (一)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全省性大型科普活動,及當地科協、科技部門組織的重大科普活動。每年開展2次以上重大科普活動。
      (二)針對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結合本單位特色,每年開展4次以上開展的有新意、特色明顯的專題品牌科普活動。
      (三)基地應拓寬創新科普宣傳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每年市級以上媒體公開報道科普工作信息4次以上。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