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2024年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材料
2022年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類別及認定獎勵補助等細則整理匯編,小編整理了常州市、徐州市、南京市、淮安市、南通市、宿遷市、無錫市、揚州市、鹽城市、蘇州市、泰州市、鎮江市、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申報,想要申報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資金的朋友們,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合作,臥濤科技,專注企業服務10年。
2024年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類別及認定獎勵補助等細則整理匯編,小編整理了常州市、徐州市、南京市、淮安市、南通市、宿遷市、無錫市、揚州市、鹽城市、蘇州市、泰州市、鎮江市、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申報,想要申報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資金的朋友們,歡迎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合作,臥濤科技,專注企業服務10年。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類別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及以上,或利稅總額800萬元及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三)“隱形冠軍”企業。具有專精特新產品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雙重特征,高度專注細分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國際前三或國內第一、
(四)“隱形”小巨人企業。2010年(包括2010年)后成立的創業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 2020年企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億元及以上。
二、江蘇省專精特新申報條件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
(二)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1、制造類。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利稅總額800萬元以上(含8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2、創新類。2016年(包括2016)年后成立的四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三)江蘇省國家專新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必備條件
1、截至2020年末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2、企業主導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3、截至2020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5、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6、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等違法記錄;7、2019年、2020年兩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8、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9、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分類條件
1、2020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2、2020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含)—1億元(不含),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通知》 “二、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三、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
1、江蘇省級獎勵政策
根據《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2020年)通知:
優先推薦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省級相關專項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二)每年組織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股交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上市。
2、江蘇省國家級專精特新獎勵政策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RC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南京市:對獨角獸、瞪羚企業和國家級“單項冠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研發類功能型總部企業等,連續三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經濟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獎勵。其中:獨角獸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瞪羚企業和功能型總部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高升規”“小升規”,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升規”獎勵,次年未退規再給予20萬元“穩規”激勵,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對新引進的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按年度服務績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江寧區:對獲國家級“單項冝軍”、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溧水區:新培育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科技小巨人等特色企業,分類分級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高淳區: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省“專精特新”企業、市“專精特 新”企業,分別給予 50 萬、30萬元、10 萬元獎勵。省級新產品鑒定認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的,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獎勵。
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基礎條件、專項標準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近2年內的專利或獨特、獨有的工藝、配方的專有技術。
2、是各區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4、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10位。
5、專業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某一產品的細分區段,在行業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一百名。
6、精細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擁有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含1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3項以上(含3項),或者近兩年以來經過權威機構認定的市級以上專有技術1項以上(含1項),建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區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上述內容符合其中一項即達標)。
7、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近兩年內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企業具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等品牌稱號。
8、新穎化。企業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適應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行為方式的變化,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發展特征的產品或服務。
符合以上基礎條件、專項標準其中一項的企業均可申報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分三個梯級擇優對不超過200家企業進行獎勵和授牌。對首次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20萬元;對首次獲得“小巨人”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50萬元;對首次獲得“隱形冠軍”企業稱號的,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150萬元。“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獎勵“分段計算,不重復享受”,獎勵差額。
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主要從事制造業1-2個特定細分市場,從事2個細分產品市場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
2. 在相關細分產品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10位;
3. 擁有2項及以上發明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4. 企業長期專注于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
5. 企業在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無失信記錄,具有較高的質量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
6. 不屬于市工業資源集約利用D類企業,近三年無環境違法記錄;
7. 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三)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無錫市政府發的200億元大紅包里,對評為市專精特新產品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近2年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2. 專業化程度。企業主導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 的6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前五名或省內前三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 關聯性)
3 .創新能力。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 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 比例不低于15%。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 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至少獲得2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四)南通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列入江蘇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培育庫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入選國家、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分別給予50 萬元、20萬元獎勵。對入選江蘇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的按每個產品10萬元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累計最高30萬元。被評選為江蘇省“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的給予項目牽頭單位50萬元獎勵。對通過軟件和信息技術、大數據行業相關資質認證(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三級及以上、ITSS 信息技術服務標準三級及以上、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三級及以上),給予每個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含同類同級別復審再次獲得)。以上認定如省級已給予獎勵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給予補差。
南通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是指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的“小而強”、“小而優”和“隱形冠軍”企業。市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或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省內排名前三,國內排名前十。
(二)企業應為省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擁有申報或授權的發明專利,產品為市級以上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文化、激勵機制等軟實力建設成效明顯。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四)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全業務流程應用信息技術。
(五)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常州市調整出臺《關于推進高質量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的若干政策》,對新認定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獎勵額度翻倍;同時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30萬元的獎勵,32家企業獲得815萬元支持;設立中小微專項扶持資金,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兩年來65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獲得獎勵1300萬元。安排市級財政專項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當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1.在常州市境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的中小工業企業。
2.連續經營兩年以上,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
3.企業的產品應當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領域,企業屬于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專項條件
4.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5.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或者進入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
6.企業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得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體系認證。
7.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或其他省級以上品牌稱號。
8.企業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
9.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等。
10.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上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5%。
1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等)。
符合基本條件、且符合五項(含)以上專項條件的企業,可申請認定常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六)泰州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優先推薦“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爭取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2、優先支持“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3、在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市場開拓、企業管理咨詢、RC培育和融資服務等方面,優先為“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及各市(區)財政扶持資金優先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優先推薦市級培育企業爭創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獲得國家、省認定的企業,相關專項給予獎金獎勵。
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在泰州境內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和信用狀況良好。具體條件如下: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4000萬元,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2項發明專利或5項實用新型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連續三年盈利,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8位或者省內前5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6000萬元以上,或利潤總額500萬元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5位或者省內前3位;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6%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在行業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5%。
(七)鎮江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鎮江市經信類專項資金項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改造升級,獎勵20萬元
鎮江市專精特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1)專精特新產品。符合《鎮江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辦法(試行)》(鎮經信〔2016〕31號)中的申報基礎條件和要求,其中部分指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2項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
(2)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或利稅總額600萬元以上(含6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8%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8%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八)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揚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支持政策,對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的獎勵。
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共同標準
企業在揚州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產權明晰,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聚焦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不良行為記錄
分類標準
制造類:
1、以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微電子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端紡織(服裝)、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食品、航空、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新型顯示等產業。
2、擁有主導產品(服務)的自主知識產權
3擁有2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4主導產品營業收入占企業整體收入的40%以上(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5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6近3年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
創新類:
1、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3、創業核心團隊具有較好的專業背景
4、具有高成長潛力
(九)鹽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支持單項冠軍企業。支持企業爭創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首次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培育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家、省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對年度設備投資額300萬元以上的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鹽城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科技小巨人企業。
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上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專職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8%。
2﹒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
3﹒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
4﹒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重大失信行為記錄。
科技創業企業、上市或已股改準備上市企業、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含認定、公告等)企業,以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的企業,優先予以認定。
(二)專精特新產品。
1﹒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2年以上,申報產品上年度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2﹒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近2年內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或獨特、獨有的工藝、技術、配方的專有技術。
3﹒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相關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
4﹒產品已投入批量生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二十位。
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剛要》重點領域中的產品,予以優先推薦認定。食品、飲料、服裝、鞋帽等類產品不在認定范圍。
(十)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 巨人企業(產品),每個分別獎勵 50、30 萬元。 具體補助標準根據當年專項資金規模適當調整。(政策支持:淮安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淮安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小巨人企業
1.行業領先。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開票銷售收入或市場占有率居全省排名前十名。
2.成長性好。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于70%;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
3.注重創新。企業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條件,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主導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或填補省內空白。
4.管理規范。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有健全的管理和財務制度;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凡符合本條所述申報標準和“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所述一項特征的中小企業,均可申報認定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
2.企業是各地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
3.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4.企業市場前景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好。
(十一)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首次獲批省創新型領軍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首次入選省“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獲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獎勵。支持優質企業對接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企業在科創板等發行上市,對上市掛牌企業按市委市政府現行相關政策給予獎勵。(政策支持:關于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若干政策)
(十二)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支持企業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對獲批國家級的獎勵100萬元,獲批省級的獎勵30萬元。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100萬、50萬元獎勵。(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
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一)申報企業在宿遷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獨立的財務核算制度,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重點培育“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等市委、市政府確立的重要領域的中小企業。優先培育主導產品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中小企業。
(二)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等符合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銀行信用、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良好。
(三)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近兩年內未發生質量事故。
(五)近兩年內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專精特新產品
上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五或江蘇省內前十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二)小巨人企業
1.制造類。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4000萬元以上(含4000萬元),或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或江蘇省內前五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成立2年以上,近2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先進,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2.創新類。成立時間不滿5年,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十三)徐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
1、資金扶持:每戶給予一次性50-100萬獎補(以各地方具體獎補金額為準)。
2、榮譽資質:頒發“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
3、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是“一企一策”給予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4、政策扶持: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重點扶持。
5、企業RC: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RC培訓優惠。
6、企業推廣:提高企業資質榮譽、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類別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及以上,或利稅總額800萬元及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三)“隱形冠軍”企業。具有專精特新產品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雙重特征,高度專注細分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國際前三或國內第一、
(四)“隱形”小巨人企業。2010年(包括2010年)后成立的創業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 2020年企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億元及以上。
二、江蘇省專精特新申報條件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
(二)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1、制造類。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利稅總額800萬元以上(含8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2、創新類。2016年(包括2016)年后成立的四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三)江蘇省國家專新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必備條件
1、截至2020年末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2、企業主導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3、截至2020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5、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6、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等違法記錄;7、2019年、2020年兩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8、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9、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分類條件
1、2020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2、2020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含)—1億元(不含),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通知》 “二、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三、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
1、江蘇省級獎勵政策
根據《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2020年)通知:
優先推薦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省級相關專項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二)每年組織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股交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上市。
2、江蘇省國家級專精特新獎勵政策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RC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南京市:對獨角獸、瞪羚企業和國家級“單項冠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研發類功能型總部企業等,連續三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經濟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獎勵。其中:獨角獸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瞪羚企業和功能型總部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高升規”“小升規”,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升規”獎勵,次年未退規再給予20萬元“穩規”激勵,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對新引進的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按年度服務績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江寧區:對獲國家級“單項冝軍”、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溧水區:新培育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科技小巨人等特色企業,分類分級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高淳區: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省“專精特新”企業、市“專精特 新”企業,分別給予 50 萬、30萬元、10 萬元獎勵。省級新產品鑒定認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的,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獎勵。
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基礎條件、專項標準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近2年內的專利或獨特、獨有的工藝、配方的專有技術。
2、是各區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4、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10位。
5、專業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某一產品的細分區段,在行業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一百名。
6、精細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擁有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含1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3項以上(含3項),或者近兩年以來經過權威機構認定的市級以上專有技術1項以上(含1項),建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區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上述內容符合其中一項即達標)。
7、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近兩年內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企業具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等品牌稱號。
8、新穎化。企業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適應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行為方式的變化,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發展特征的產品或服務。
符合以上基礎條件、專項標準其中一項的企業均可申報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分三個梯級擇優對不超過200家企業進行獎勵和授牌。對首次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20萬元;對首次獲得“小巨人”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50萬元;對首次獲得“隱形冠軍”企業稱號的,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150萬元。“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獎勵“分段計算,不重復享受”,獎勵差額。
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主要從事制造業1-2個特定細分市場,從事2個細分產品市場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
2. 在相關細分產品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10位;
3. 擁有2項及以上發明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4. 企業長期專注于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
5. 企業在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無失信記錄,具有較高的質量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
6. 不屬于市工業資源集約利用D類企業,近三年無環境違法記錄;
7. 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三)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無錫市政府發的200億元大紅包里,對評為市專精特新產品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近2年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2. 專業化程度。企業主導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 的6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前五名或省內前三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 關聯性)
3 .創新能力。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 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 比例不低于15%。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 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至少獲得2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四)南通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列入江蘇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培育庫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入選國家、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分別給予50 萬元、20萬元獎勵。對入選江蘇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的按每個產品10萬元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累計最高30萬元。被評選為江蘇省“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的給予項目牽頭單位50萬元獎勵。對通過軟件和信息技術、大數據行業相關資質認證(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三級及以上、ITSS 信息技術服務標準三級及以上、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三級及以上),給予每個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含同類同級別復審再次獲得)。以上認定如省級已給予獎勵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給予補差。
南通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是指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的“小而強”、“小而優”和“隱形冠軍”企業。市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或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省內排名前三,國內排名前十。
(二)企業應為省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擁有申報或授權的發明專利,產品為市級以上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文化、激勵機制等軟實力建設成效明顯。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四)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全業務流程應用信息技術。
(五)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常州市調整出臺《關于推進高質量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的若干政策》,對新認定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獎勵額度翻倍;同時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30萬元的獎勵,32家企業獲得815萬元支持;設立中小微專項扶持資金,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兩年來65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獲得獎勵1300萬元。安排市級財政專項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當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1.在常州市境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的中小工業企業。
2.連續經營兩年以上,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
3.企業的產品應當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領域,企業屬于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專項條件
4.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5.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或者進入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
6.企業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得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體系認證。
7.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或其他省級以上品牌稱號。
8.企業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
9.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等。
10.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上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5%。
1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等)。
符合基本條件、且符合五項(含)以上專項條件的企業,可申請認定常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六)泰州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優先推薦“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爭取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2、優先支持“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3、在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市場開拓、企業管理咨詢、RC培育和融資服務等方面,優先為“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及各市(區)財政扶持資金優先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優先推薦市級培育企業爭創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獲得國家、省認定的企業,相關專項給予獎金獎勵。
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在泰州境內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和信用狀況良好。具體條件如下: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4000萬元,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2項發明專利或5項實用新型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連續三年盈利,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8位或者省內前5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6000萬元以上,或利潤總額500萬元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5位或者省內前3位;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6%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在行業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5%。
(七)鎮江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鎮江市經信類專項資金項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改造升級,獎勵20萬元
鎮江市專精特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1)專精特新產品。符合《鎮江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辦法(試行)》(鎮經信〔2016〕31號)中的申報基礎條件和要求,其中部分指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2項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
(2)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或利稅總額600萬元以上(含6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8%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8%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八)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揚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支持政策,對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的獎勵。
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共同標準
企業在揚州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產權明晰,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聚焦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不良行為記錄
分類標準
制造類:
1、以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微電子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端紡織(服裝)、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食品、航空、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新型顯示等產業。
2、擁有主導產品(服務)的自主知識產權
3擁有2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4主導產品營業收入占企業整體收入的40%以上(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5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6近3年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
創新類:
1、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3、創業核心團隊具有較好的專業背景
4、具有高成長潛力
(九)鹽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支持單項冠軍企業。支持企業爭創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首次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培育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家、省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對年度設備投資額300萬元以上的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鹽城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科技小巨人企業。
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上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專職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8%。
2﹒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
3﹒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
4﹒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重大失信行為記錄。
科技創業企業、上市或已股改準備上市企業、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含認定、公告等)企業,以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的企業,優先予以認定。
(二)專精特新產品。
1﹒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2年以上,申報產品上年度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2﹒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近2年內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或獨特、獨有的工藝、技術、配方的專有技術。
3﹒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相關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
4﹒產品已投入批量生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二十位。
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剛要》重點領域中的產品,予以優先推薦認定。食品、飲料、服裝、鞋帽等類產品不在認定范圍。
(十)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 巨人企業(產品),每個分別獎勵 50、30 萬元。 具體補助標準根據當年專項資金規模適當調整。(政策支持:淮安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淮安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小巨人企業
1.行業領先。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開票銷售收入或市場占有率居全省排名前十名。
2.成長性好。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于70%;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
3.注重創新。企業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條件,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主導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或填補省內空白。
4.管理規范。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有健全的管理和財務制度;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凡符合本條所述申報標準和“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所述一項特征的中小企業,均可申報認定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
2.企業是各地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
3.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4.企業市場前景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好。
(十一)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首次獲批省創新型領軍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首次入選省“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獲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獎勵。支持優質企業對接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企業在科創板等發行上市,對上市掛牌企業按市委市政府現行相關政策給予獎勵。(政策支持:關于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若干政策)
(十二)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支持企業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對獲批國家級的獎勵100萬元,獲批省級的獎勵30萬元。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100萬、50萬元獎勵。(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
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一)申報企業在宿遷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獨立的財務核算制度,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重點培育“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等市委、市政府確立的重要領域的中小企業。優先培育主導產品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中小企業。
(二)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等符合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銀行信用、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良好。
(三)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近兩年內未發生質量事故。
(五)近兩年內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專精特新產品
上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五或江蘇省內前十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二)小巨人企業
1.制造類。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4000萬元以上(含4000萬元),或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或江蘇省內前五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成立2年以上,近2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先進,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2.創新類。成立時間不滿5年,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十三)徐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
1、資金扶持:每戶給予一次性50-100萬獎補(以各地方具體獎補金額為準)。
2、榮譽資質:頒發“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
3、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是“一企一策”給予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4、政策扶持: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重點扶持。
5、企業RC: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RC培訓優惠。
6、企業推廣:提高企業資質榮譽、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類別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及以上,或利稅總額800萬元及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三)“隱形冠軍”企業。具有專精特新產品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雙重特征,高度專注細分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國際前三或國內第一、
(四)“隱形”小巨人企業。2010年(包括2010年)后成立的創業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 2020年企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億元及以上。
二、江蘇省專精特新申報條件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
(二)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1、制造類。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利稅總額800萬元以上(含8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2、創新類。2016年(包括2016)年后成立的四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三)江蘇省國家專新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必備條件
1、截至2020年末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2、企業主導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3、截至2020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5、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6、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等違法記錄;7、2019年、2020年兩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8、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9、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分類條件
1、2020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2、2020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含)—1億元(不含),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通知》 “二、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三、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
1、江蘇省級獎勵政策
根據《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2020年)通知:
優先推薦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省級相關專項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二)每年組織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股交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上市。
2、江蘇省國家級專精特新獎勵政策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RC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南京市:對獨角獸、瞪羚企業和國家級“單項冠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研發類功能型總部企業等,連續三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經濟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獎勵。其中:獨角獸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瞪羚企業和功能型總部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高升規”“小升規”,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升規”獎勵,次年未退規再給予20萬元“穩規”激勵,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對新引進的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按年度服務績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江寧區:對獲國家級“單項冝軍”、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溧水區:新培育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科技小巨人等特色企業,分類分級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高淳區: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省“專精特新”企業、市“專精特 新”企業,分別給予 50 萬、30萬元、10 萬元獎勵。省級新產品鑒定認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的,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獎勵。
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基礎條件、專項標準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近2年內的專利或獨特、獨有的工藝、配方的專有技術。
2、是各區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4、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10位。
5、專業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某一產品的細分區段,在行業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一百名。
6、精細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擁有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含1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3項以上(含3項),或者近兩年以來經過權威機構認定的市級以上專有技術1項以上(含1項),建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區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上述內容符合其中一項即達標)。
7、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近兩年內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企業具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等品牌稱號。
8、新穎化。企業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適應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行為方式的變化,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發展特征的產品或服務。
符合以上基礎條件、專項標準其中一項的企業均可申報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分三個梯級擇優對不超過200家企業進行獎勵和授牌。對首次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20萬元;對首次獲得“小巨人”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50萬元;對首次獲得“隱形冠軍”企業稱號的,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150萬元。“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獎勵“分段計算,不重復享受”,獎勵差額。
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主要從事制造業1-2個特定細分市場,從事2個細分產品市場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
2. 在相關細分產品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10位;
3. 擁有2項及以上發明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4. 企業長期專注于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
5. 企業在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無失信記錄,具有較高的質量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
6. 不屬于市工業資源集約利用D類企業,近三年無環境違法記錄;
7. 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三)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無錫市政府發的200億元大紅包里,對評為市專精特新產品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近2年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2. 專業化程度。企業主導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 的6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前五名或省內前三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 關聯性)
3 .創新能力。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 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 比例不低于15%。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 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至少獲得2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四)南通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列入江蘇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培育庫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入選國家、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分別給予50 萬元、20萬元獎勵。對入選江蘇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的按每個產品10萬元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累計最高30萬元。被評選為江蘇省“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的給予項目牽頭單位50萬元獎勵。對通過軟件和信息技術、大數據行業相關資質認證(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三級及以上、ITSS 信息技術服務標準三級及以上、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三級及以上),給予每個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含同類同級別復審再次獲得)。以上認定如省級已給予獎勵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給予補差。
南通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是指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的“小而強”、“小而優”和“隱形冠軍”企業。市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或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省內排名前三,國內排名前十。
(二)企業應為省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擁有申報或授權的發明專利,產品為市級以上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文化、激勵機制等軟實力建設成效明顯。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四)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全業務流程應用信息技術。
(五)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常州市調整出臺《關于推進高質量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的若干政策》,對新認定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獎勵額度翻倍;同時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30萬元的獎勵,32家企業獲得815萬元支持;設立中小微專項扶持資金,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兩年來65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獲得獎勵1300萬元。安排市級財政專項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當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1.在常州市境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的中小工業企業。
2.連續經營兩年以上,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
3.企業的產品應當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領域,企業屬于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專項條件
4.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5.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或者進入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
6.企業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得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體系認證。
7.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或其他省級以上品牌稱號。
8.企業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
9.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等。
10.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上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5%。
1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等)。
符合基本條件、且符合五項(含)以上專項條件的企業,可申請認定常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六)泰州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優先推薦“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爭取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2、優先支持“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3、在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市場開拓、企業管理咨詢、RC培育和融資服務等方面,優先為“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及各市(區)財政扶持資金優先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優先推薦市級培育企業爭創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獲得國家、省認定的企業,相關專項給予獎金獎勵。
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在泰州境內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和信用狀況良好。具體條件如下: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4000萬元,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2項發明專利或5項實用新型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連續三年盈利,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8位或者省內前5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6000萬元以上,或利潤總額500萬元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5位或者省內前3位;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6%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在行業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5%。
(七)鎮江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鎮江市經信類專項資金項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改造升級,獎勵20萬元
鎮江市專精特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1)專精特新產品。符合《鎮江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辦法(試行)》(鎮經信〔2016〕31號)中的申報基礎條件和要求,其中部分指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2項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
(2)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或利稅總額600萬元以上(含6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8%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8%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八)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揚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支持政策,對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的獎勵。
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共同標準
企業在揚州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產權明晰,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聚焦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不良行為記錄
分類標準
制造類:
1、以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微電子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端紡織(服裝)、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食品、航空、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新型顯示等產業。
2、擁有主導產品(服務)的自主知識產權
3擁有2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4主導產品營業收入占企業整體收入的40%以上(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5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6近3年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
創新類:
1、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3、創業核心團隊具有較好的專業背景
4、具有高成長潛力
(九)鹽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支持單項冠軍企業。支持企業爭創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首次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培育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家、省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對年度設備投資額300萬元以上的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鹽城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科技小巨人企業。
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上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專職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8%。
2﹒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
3﹒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
4﹒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重大失信行為記錄。
科技創業企業、上市或已股改準備上市企業、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含認定、公告等)企業,以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的企業,優先予以認定。
(二)專精特新產品。
1﹒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2年以上,申報產品上年度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2﹒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近2年內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或獨特、獨有的工藝、技術、配方的專有技術。
3﹒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相關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
4﹒產品已投入批量生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二十位。
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剛要》重點領域中的產品,予以優先推薦認定。食品、飲料、服裝、鞋帽等類產品不在認定范圍。
(十)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 巨人企業(產品),每個分別獎勵 50、30 萬元。 具體補助標準根據當年專項資金規模適當調整。(政策支持:淮安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淮安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小巨人企業
1.行業領先。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開票銷售收入或市場占有率居全省排名前十名。
2.成長性好。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于70%;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
3.注重創新。企業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條件,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主導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或填補省內空白。
4.管理規范。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有健全的管理和財務制度;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凡符合本條所述申報標準和“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所述一項特征的中小企業,均可申報認定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
2.企業是各地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
3.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4.企業市場前景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好。
(十一)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首次獲批省創新型領軍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首次入選省“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獲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獎勵。支持優質企業對接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企業在科創板等發行上市,對上市掛牌企業按市委市政府現行相關政策給予獎勵。(政策支持:關于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若干政策)
(十二)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支持企業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對獲批國家級的獎勵100萬元,獲批省級的獎勵30萬元。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100萬、50萬元獎勵。(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
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一)申報企業在宿遷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獨立的財務核算制度,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重點培育“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等市委、市政府確立的重要領域的中小企業。優先培育主導產品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中小企業。
(二)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等符合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銀行信用、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良好。
(三)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近兩年內未發生質量事故。
(五)近兩年內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專精特新產品
上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五或江蘇省內前十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二)小巨人企業
1.制造類。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4000萬元以上(含4000萬元),或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或江蘇省內前五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成立2年以上,近2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先進,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2.創新類。成立時間不滿5年,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十三)徐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
1、資金扶持:每戶給予一次性50-100萬獎補(以各地方具體獎補金額為準)。
2、榮譽資質:頒發“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
3、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是“一企一策”給予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4、政策扶持: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重點扶持。
5、企業RC: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RC培訓優惠。
6、企業推廣:提高企業資質榮譽、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申報類別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及以上,或利稅總額800萬元及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三)“隱形冠軍”企業。具有專精特新產品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雙重特征,高度專注細分產品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國際前三或國內第一、
(四)“隱形”小巨人企業。2010年(包括2010年)后成立的創業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 2020年企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億元及以上。
二、江蘇省專精特新申報條件
(一)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擁有2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
(二)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1、制造類。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利稅總額800萬元以上(含8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
2、創新類。2016年(包括2016)年后成立的四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原創技術或產品,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三)江蘇省國家專新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必備條件
1、截至2020年末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2、企業主導產品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且在國內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3、截至2020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4、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或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5項及以上;5、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生產執行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認證;6、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等違法記錄;7、2019年、2020年兩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8、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9、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分類條件
1、2020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2、2020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含)—1億元(不含),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上年度營業收入不足5000萬元,同時滿足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實繳)8000萬元(含)以上,且研發投入經費3000萬元(含)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50%(含)以上,創新成果屬于《通知》 “二、重點領域”細分行業關鍵技術,并有重大突破。
三、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補助
1、江蘇省級獎勵政策
根據《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和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2020年)通知:
優先推薦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國家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省級相關專項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獎勵。(二)每年組織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股交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上市。
2、江蘇省國家級專精特新獎勵政策
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RC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南京市:對獨角獸、瞪羚企業和國家級“單項冠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研發類功能型總部企業等,連續三年按其當年新增地方經濟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獎勵。其中:獨角獸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瞪羚企業和功能型總部企業年度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支持“高升規”“小升規”,對首次升規企業給予30萬元“升規”獎勵,次年未退規再給予20萬元“穩規”激勵,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對新引進的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業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按年度服務績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強化企業研發機構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江寧區:對獲國家級“單項冝軍”、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溧水區:新培育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科技小巨人等特色企業,分類分級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高淳區: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省“專精特新”企業、市“專精特 新”企業,分別給予 50 萬、30萬元、10 萬元獎勵。省級新產品鑒定認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的,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獎勵。
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基礎條件、專項標準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近2年內的專利或獨特、獨有的工藝、配方的專有技術。
2、是各區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4、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10位。
5、專業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某一產品的細分區段,在行業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一百名。
6、精細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擁有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含1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3項以上(含3項),或者近兩年以來經過權威機構認定的市級以上專有技術1項以上(含1項),建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區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上述內容符合其中一項即達標)。
7、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近兩年內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企業具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等品牌稱號。
8、新穎化。企業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適應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行為方式的變化,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發展特征的產品或服務。
符合以上基礎條件、專項標準其中一項的企業均可申報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分三個梯級擇優對不超過200家企業進行獎勵和授牌。對首次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20萬元;對首次獲得“小巨人”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50萬元;對首次獲得“隱形冠軍”企業稱號的,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150萬元。“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獎勵“分段計算,不重復享受”,獎勵差額。
蘇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聚焦有限的目標市場,主要從事制造業1-2個特定細分市場,從事2個細分產品市場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重在60%以上;
2. 在相關細分產品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10位;
3. 擁有2項及以上發明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4. 企業長期專注于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
5. 企業在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無失信記錄,具有較高的質量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
6. 不屬于市工業資源集約利用D類企業,近三年無環境違法記錄;
7. 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三)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及申報條件
無錫市政府發的200億元大紅包里,對評為市專精特新產品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 經濟效益。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近2年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2. 專業化程度。企業主導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 的60%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市場占有率達到國內前五名或省內前三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 關聯性)
3 .創新能力。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 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 比例不低于15%。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 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至少獲得2項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四)南通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列入江蘇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培育庫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入選國家、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分別給予50 萬元、20萬元獎勵。對入選江蘇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的按每個產品10萬元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累計最高30萬元。被評選為江蘇省“數動未來”融合創新中心的給予項目牽頭單位50萬元獎勵。對通過軟件和信息技術、大數據行業相關資質認證(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三級及以上、ITSS 信息技術服務標準三級及以上、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三級及以上),給予每個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含同類同級別復審再次獲得)。以上認定如省級已給予獎勵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給予補差。
南通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條件
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是指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的“小而強”、“小而優”和“隱形冠軍”企業。市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或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省內排名前三,國內排名前十。
(二)企業應為省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擁有申報或授權的發明專利,產品為市級以上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文化、激勵機制等軟實力建設成效明顯。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四)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全業務流程應用信息技術。
(五)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常州市調整出臺《關于推進高質量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的若干政策》,對新認定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獎勵額度翻倍;同時對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30萬元的獎勵,32家企業獲得815萬元支持;設立中小微專項扶持資金,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兩年來65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獲得獎勵1300萬元。安排市級財政專項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當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
常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基本條件
1.在常州市境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的中小工業企業。
2.連續經營兩年以上,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
3.企業的產品應當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領域,企業屬于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專項條件
4.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5.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或者進入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
6.企業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得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管理體系認證。
7.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或其他省級以上品牌稱號。
8.企業擁有與主要產品相關的有效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
9.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等。
10.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上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2.5%。
1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等)。
符合基本條件、且符合五項(含)以上專項條件的企業,可申請認定常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六)泰州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優先推薦“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爭取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2、優先支持“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3、在企業宣傳、產品推介、市場開拓、企業管理咨詢、RC培育和融資服務等方面,優先為“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及各市(區)財政扶持資金優先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優先推薦市級培育企業爭創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產品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對獲得國家、省認定的企業,相關專項給予獎金獎勵。
泰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在泰州境內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和信用狀況良好。具體條件如下:
(一)專精特新產品。申報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4000萬元,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2項發明專利或5項實用新型專利,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連續三年盈利,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8位或者省內前5位。
(二)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6000萬元以上,或利潤總額500萬元以上,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5位或者省內前3位;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6%以上,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在行業內領先,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5%。
(七)鎮江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鎮江市經信類專項資金項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改造升級,獎勵20萬元
鎮江市專精特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1)專精特新產品。符合《鎮江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辦法(試行)》(鎮經信〔2016〕31號)中的申報基礎條件和要求,其中部分指標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2項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
(2)小巨人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或利稅總額600萬元以上(含6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或省內前五位;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8%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8%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八)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揚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支持政策,對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50萬的獎勵。
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共同標準
企業在揚州市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產權明晰,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聚焦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不良行為記錄
分類標準
制造類:
1、以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微電子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端紡織(服裝)、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食品、航空、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新型顯示等產業。
2、擁有主導產品(服務)的自主知識產權
3擁有2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4主導產品營業收入占企業整體收入的40%以上(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5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6近3年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
創新類:
1、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
3、創業核心團隊具有較好的專業背景
4、具有高成長潛力
(九)鹽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1、支持單項冠軍企業。支持企業爭創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首次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培育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家、省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對年度設備投資額300萬元以上的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鹽城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一)科技小巨人企業。
1﹒企業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上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專職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8%。
2﹒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500萬元以上(含3500萬元)。
3﹒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不少于2項,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十位。
4﹒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無重大失信行為記錄。
科技創業企業、上市或已股改準備上市企業、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含認定、公告等)企業,以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的企業,優先予以認定。
(二)專精特新產品。
1﹒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2年以上,申報產品上年度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
2﹒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近2年內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或獨特、獨有的工藝、技術、配方的專有技術。
3﹒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相關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
4﹒產品已投入批量生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二十位。
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剛要》重點領域中的產品,予以優先推薦認定。食品、飲料、服裝、鞋帽等類產品不在認定范圍。
(十)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 巨人企業(產品),每個分別獎勵 50、30 萬元。 具體補助標準根據當年專項資金規模適當調整。(政策支持:淮安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淮安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小巨人企業
1.行業領先。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在細分行業中,企業年開票銷售收入或市場占有率居全省排名前十名。
2.成長性好。上年度開票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一般不高于70%;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
3.注重創新。企業應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條件,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主導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技術水平省內領先或填補省內空白。
4.管理規范。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有健全的管理和財務制度;制定并實施了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質量保證等管理體系。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凡符合本條所述申報標準和“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所述一項特征的中小企業,均可申報認定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
2.企業是各地重點培育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
3.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4.企業市場前景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好。
(十一)連云港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對首次獲批省創新型領軍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首次入選省“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獲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獎勵。支持優質企業對接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企業在科創板等發行上市,對上市掛牌企業按市委市政府現行相關政策給予獎勵。(政策支持:關于深化創新型城市建設若干政策)
(十二)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助獎勵及申報條件
支持企業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對獲批國家級的獎勵100萬元,獲批省級的獎勵30萬元。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瞪羚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100萬、50萬元獎勵。(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4年))
宿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申報條件
(一)申報企業在宿遷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獨立的財務核算制度,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突出的中小企業。重點培育“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等市委、市政府確立的重要領域的中小企業。優先培育主導產品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中小企業。
(二)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等符合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銀行信用、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良好。
(三)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近兩年內未發生質量事故。
(五)近兩年內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專精特新產品
上年度申報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擁有1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或具有專有技術,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五或江蘇省內前十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
(二)小巨人企業
1.制造類。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4000萬元以上(含4000萬元),或利稅總額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十或江蘇省內前五位,或是與龍頭大型企業形成協作配套關系;成立2年以上,近2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5%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5%以上;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先進,建立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5%。
2.創新類。成立時間不滿5年,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四新特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創新類企業,擁有1項以上有效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且具有高成長潛力。
(十三)徐州市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補助
1、資金扶持:每戶給予一次性50-100萬獎補(以各地方具體獎補金額為準)。
2、榮譽資質:頒發“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
3、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是“一企一策”給予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4、政策扶持: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重點扶持。
5、企業RC: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RC培訓優惠。
6、企業推廣:提高企業資質榮譽、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