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開課啦!湖北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條件全面解析,在這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等地對于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貼申報條件具體內容,如果朋友們想要申報該項目的話,可以隨時聯系小編咨詢。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偛亢戏?,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湖北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申報條件
(一) 項目實施單位在湖北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運營和財務狀況良好,三年內在環保、安全生產、社會信譽等方面沒有不良記錄。
(二) 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使用自主開發、安全可控的裝備和系統的項目優先推薦。
(三) 按照《2021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附件1)相應類別的具體要求實施,且具有可復制性、可推廣性。
湖北省智能制造模式申報要素條件
(一)離散型智能制造
1、車間/工廠的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2、應用數字化三維設計與工藝技術進行產品、工藝設計與仿真,并通過物理檢測與試驗進行驗證與優化。建立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實現產品設計、工藝數據的集成管理。
3、制造裝備數控化率超過70%,并實現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集成。
4、建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實現生產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物料傳送等生產現場數據自動上傳,并實現可視化管理。
5、建立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調度、質量、設備、生產、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供應鏈、物流、成本等企業經營管理功能。
6、建立工廠內部通信網絡架構,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以及制造過程與制造執行系統(MES)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的信息互聯互通。
7、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通過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持續改進,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物流等環節的產品全生命周期閉環動態優化,推進企業數字化設計、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優化、精益生產、可視化管理、質量控制與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
1、工廠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生產流程數據可視化和生產工藝優化。
2、實現對物流、能流、物性、資產的全流程監控,建立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達到90%以上。實現原料、關鍵工藝和成品檢測數據的采集和集成利用,建立實時的質量預警。
3、采用先進控制系統,工廠自控投用率達到90%以上,關鍵生產環節實現基于模型的先進控制和在線優化。
4、建立生產執行系統(MES),生產計劃、調度均建立模型,實現生產模型化分析決策、過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質量動態跟蹤以及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一體化協同優化。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
5、對于存在較高安全與環境風險的項目,實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和危險源的自動檢測與監控、安全生產的全方位監控,建立在線應急指揮聯動系統。
6、建立工廠通信網絡架構,實現工藝、生產、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以及制造過程與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生產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
7、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生產過程動態優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視化,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三)網絡協同制造
1、建有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具有完善的體系架構和相應的運行規則。
2、通過協同云平臺,展示社會/企業/部門制造資源,實現制造資源和需求的有效對接。
3、通過協同云平臺,實現面向需求的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設計能力的共享、互補和對接。
4、通過協同云平臺,實現面向訂單的企業間/部門間生產資源合理調配,以及制造過程各環節和供應鏈的并行組織生產。
5、建有圍繞全生產鏈協同共享的產品溯源體系,實現企業間涵蓋產品生產制造與運維服務等環節的信息溯源服務。
6、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通過持續改進,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不斷優化,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高度集成,生產制造與服務運維信息高度共享,資源和服務的動態分析與柔性配置水平顯著增強。
(四)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1、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差異化的定制參數,組合形成個性化產品。
2、建有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平臺,通過定制參數選擇、三維數字建模、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等方式,實現與用戶深度交互,快速生成產品定制方案。
3、建有個性化產品數據庫,應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特征進行挖掘和分析。
4、個性化定制平臺與企業研發設計、計劃排產、柔性制造、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數字化制造系統實現協同與集成。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模塊化設計方法、個性化定制平臺、個性化產品數據庫的不斷優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數據驅動的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營銷、供應鏈管理和服務體系,快速、低成本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顯著提升。
(五)遠程運維服務
1、采用遠程運維服務模式的智能裝備/產品應配置開放的數據接口,具備數據采集、通信和遠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5G、IPv4、IPv6等技術的工業互聯網,采集并上傳設備狀態、作業操作、環境情況等數據,并根據遠程指令靈活調整設備運行參數。
2、建立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能夠對裝備/產品上傳數據進行有效篩選、梳理、存儲與管理,并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向用戶提供日常運行維護、在線檢測、預測性維護、故障預警、診斷與修復、運行優化、遠程升級等服務。
3、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應與設備制造商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產品研發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4、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應建立相應的專家庫和專家咨詢系統,能夠為智能裝備/5、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備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通過持 續改進,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務系統,提供的服務能夠與產 品形成實時、有效互動,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統、移動互聯網、 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集成應用水平。
湖北省新技術創新應用申報要素條件
采用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 與本企業項目創新融合,打造若干個典型應用場景,實現5G重 點應用,AI深度賦能,數據全面驅動。
湖北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貼
1、荊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工業節水型企業及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和省經信廳認定的其他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2、黃岡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被認定為省、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含數字化車間示范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3、武漢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助
對首次獲批或者復核獲批國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工業互聯網、制造業“雙創”、綠色工廠等國家試點示范的企業或者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洪山區:對獲得市級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互聯網+試點示范的項目和市級以上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攻關“揭榜掛帥”項目,企業軟件投入100萬元以上,按實際投入的20%進行補貼,單個企業年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評定且上兩個年度兩化融合相關硬件、軟件、研發、服務等投入費用超過1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
漢南區(開發區):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8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
青山區:對企業落戶后首次獲批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
4、黃石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列入國家、省未來工廠項目(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或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省級以上“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省級上云標桿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5、荊門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成功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省級綠色工廠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6、咸寧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貼
對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
7、仙桃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助
對獲得省級及以上“智能制造”“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等榮譽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兩化融合貫標示范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
8、恩施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0萬元獎勵。棗陽市:對開展創建現代企業制度、隱形冠軍、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等工作并獲得省級(及以上)示范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9、孝感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
漢川市: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
10、十堰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國家、省當年認定的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或“互聯網+”示范項目,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同一級別的本類獎勵只能享受一次,同一年度同時獲得兩項或以上獎勵的企業只取其最高獎項獎勵一次。
11、宜昌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上一年度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獎勵100萬元,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獎勵20萬元,獲得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獎勵10萬元。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國家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工廠、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國家制造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試點示范企業(單位)獎勵100萬元。
12、襄陽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谷城縣: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包括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企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項目、上云標桿企業等,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3萬元。
13、鄂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國家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工廠等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最高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14、隨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
15、天門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按生產線、生產車間、企業全域,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5萬元、30萬元、50萬元。
16、潛江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助
對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省重點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產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上述就是湖北省各地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申報條件及獎勵補貼政策具體細則,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企業如果想要申報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話,歡迎溝通。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偛亢戏?,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湖北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申報條件
(一) 項目實施單位在湖北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運營和財務狀況良好,三年內在環保、安全生產、社會信譽等方面沒有不良記錄。
(二) 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使用自主開發、安全可控的裝備和系統的項目優先推薦。
(三) 按照《2021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附件1)相應類別的具體要求實施,且具有可復制性、可推廣性。
湖北省智能制造模式申報要素條件
(一)離散型智能制造
1、車間/工廠的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2、應用數字化三維設計與工藝技術進行產品、工藝設計與仿真,并通過物理檢測與試驗進行驗證與優化。建立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實現產品設計、工藝數據的集成管理。
3、制造裝備數控化率超過70%,并實現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集成。
4、建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實現生產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物料傳送等生產現場數據自動上傳,并實現可視化管理。
5、建立車間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調度、質量、設備、生產、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供應鏈、物流、成本等企業經營管理功能。
6、建立工廠內部通信網絡架構,實現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以及制造過程與制造執行系統(MES)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的信息互聯互通。
7、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通過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持續改進,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物流等環節的產品全生命周期閉環動態優化,推進企業數字化設計、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優化、精益生產、可視化管理、質量控制與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
1、工廠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建立數字化模型,并進行模擬仿真,實現生產流程數據可視化和生產工藝優化。
2、實現對物流、能流、物性、資產的全流程監控,建立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達到90%以上。實現原料、關鍵工藝和成品檢測數據的采集和集成利用,建立實時的質量預警。
3、采用先進控制系統,工廠自控投用率達到90%以上,關鍵生產環節實現基于模型的先進控制和在線優化。
4、建立生產執行系統(MES),生產計劃、調度均建立模型,實現生產模型化分析決策、過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質量動態跟蹤以及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一體化協同優化。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優化。
5、對于存在較高安全與環境風險的項目,實現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和危險源的自動檢測與監控、安全生產的全方位監控,建立在線應急指揮聯動系統。
6、建立工廠通信網絡架構,實現工藝、生產、檢驗、物流等制造過程各環節之間,以及制造過程與數據采集和監控系統、生產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
7、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護系統,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統失效。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生產過程動態優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視化,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三)網絡協同制造
1、建有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具有完善的體系架構和相應的運行規則。
2、通過協同云平臺,展示社會/企業/部門制造資源,實現制造資源和需求的有效對接。
3、通過協同云平臺,實現面向需求的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設計能力的共享、互補和對接。
4、通過協同云平臺,實現面向訂單的企業間/部門間生產資源合理調配,以及制造過程各環節和供應鏈的并行組織生產。
5、建有圍繞全生產鏈協同共享的產品溯源體系,實現企業間涵蓋產品生產制造與運維服務等環節的信息溯源服務。
6、建有工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護體系,具備網絡防護、應急響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通過持續改進,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云平臺不斷優化,企業間、部門間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高度集成,生產制造與服務運維信息高度共享,資源和服務的動態分析與柔性配置水平顯著增強。
(四)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1、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差異化的定制參數,組合形成個性化產品。
2、建有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平臺,通過定制參數選擇、三維數字建模、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等方式,實現與用戶深度交互,快速生成產品定制方案。
3、建有個性化產品數據庫,應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特征進行挖掘和分析。
4、個性化定制平臺與企業研發設計、計劃排產、柔性制造、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數字化制造系統實現協同與集成。
通過持續改進,實現模塊化設計方法、個性化定制平臺、個性化產品數據庫的不斷優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數據驅動的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營銷、供應鏈管理和服務體系,快速、低成本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顯著提升。
(五)遠程運維服務
1、采用遠程運維服務模式的智能裝備/產品應配置開放的數據接口,具備數據采集、通信和遠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5G、IPv4、IPv6等技術的工業互聯網,采集并上傳設備狀態、作業操作、環境情況等數據,并根據遠程指令靈活調整設備運行參數。
2、建立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能夠對裝備/產品上傳數據進行有效篩選、梳理、存儲與管理,并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向用戶提供日常運行維護、在線檢測、預測性維護、故障預警、診斷與修復、運行優化、遠程升級等服務。
3、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應與設備制造商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產品研發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4、智能裝備/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應建立相應的專家庫和專家咨詢系統,能夠為智能裝備/5、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備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通過持 續改進,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務系統,提供的服務能夠與產 品形成實時、有效互動,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統、移動互聯網、 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集成應用水平。
湖北省新技術創新應用申報要素條件
采用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 與本企業項目創新融合,打造若干個典型應用場景,實現5G重 點應用,AI深度賦能,數據全面驅動。
湖北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貼
1、荊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工業節水型企業及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和省經信廳認定的其他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2、黃岡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被認定為省、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含數字化車間示范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3、武漢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助
對首次獲批或者復核獲批國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工業互聯網、制造業“雙創”、綠色工廠等國家試點示范的企業或者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洪山區:對獲得市級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互聯網+試點示范的項目和市級以上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攻關“揭榜掛帥”項目,企業軟件投入100萬元以上,按實際投入的20%進行補貼,單個企業年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評定且上兩個年度兩化融合相關硬件、軟件、研發、服務等投入費用超過1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
漢南區(開發區):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8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
青山區:對企業落戶后首次獲批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
4、黃石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列入國家、省未來工廠項目(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或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省級以上“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省級上云標桿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5、荊門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貼
對成功創建省級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省級綠色工廠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6、咸寧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貼
對省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
7、仙桃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助
對獲得省級及以上“智能制造”“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等榮譽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兩化融合貫標示范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
8、恩施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0萬元獎勵。棗陽市:對開展創建現代企業制度、隱形冠軍、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等工作并獲得省級(及以上)示范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9、孝感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
漢川市: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
10、十堰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國家、省當年認定的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或“互聯網+”示范項目,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同一級別的本類獎勵只能享受一次,同一年度同時獲得兩項或以上獎勵的企業只取其最高獎項獎勵一次。
11、宜昌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上一年度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獎勵100萬元,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獎勵20萬元,獲得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獎勵10萬元。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國家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工廠、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國家制造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試點示范企業(單位)獎勵100萬元。
12、襄陽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谷城縣: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包括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企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項目、上云標桿企業等,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3萬元。
13、鄂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國家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工廠等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最高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14、隨州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申報獎勵補助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
15、天門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按生產線、生產車間、企業全域,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5萬元、30萬元、50萬元。
16、潛江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獎勵補助
對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省重點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產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上述就是湖北省各地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認定申報條件及獎勵補貼政策具體細則,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企業如果想要申報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話,歡迎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