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今日講解!安徽省國家專利產品備案申請的時間相關條件流程等問題的解答如下,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阜陽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馬鞍山市、安慶市、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池州市、黃山市的企業如果有關詳細的材料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339105710(微信同號)0551-65300258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備案條件(一)備案主體要求
1. 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和社會組織;
2. 備案主體應當是制造、銷售專利產品的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
(二)備案產品條件
1. 備案產品至少涉及一項有效專利,且該一項或多項專利不存在權屬糾紛;
2.已取得較好的市場經濟效益;
3. 備案產品不受《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中的產業分類限制。(三)其他說明事項
1. 同一型號或品種的產品應作為一件產品進行備案,如某企業的手機X30型號可作為備案產品,不同顏色、大小、配置等應歸類為同一備案產品。
2.相同產品不得重復備案,如同一備案產品涉及不同企業,應由相關方自行協商一致,由其中一方進行備案。
3. 一家企業可選擇多件產品進行備案。申請備案的企業可參考《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方法》(T/PPAC 402-2024),擇優選擇產品進行備案。
二、備案流程
1. 申請備案的企業登錄試點平臺并注冊,進行實名認證,填報基本信息,上傳證明材料和誠信承諾書
2. 試點平臺審核通過后,企業填報備案產品的基本信息、經濟數據,聲明所使用專利的情況,并上傳有關證明材料,提交審核
3. 試點平臺對備案產品信息進行核查,通過后即備案成功。具體操作步驟參見《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試點平臺操作手冊》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方法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獲取方法、評價指標基準值的獲取
方法、評價流程及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其他組織可參照本文件評價專利密集型產品。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
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1374 知識產權文獻與信息 基本詞匯
3 術語和定義
GB/T 21374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產品單元 product unit
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下企業同一型號或品種的產品。
注:例如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中“代碼 4009010202”對應的產品名稱“筆記本計算
機”下,企業的 A00 型號產品;或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中“代碼 2702080101”對應的
產品名稱“含有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緩釋控釋片”品種的產品。
3.2
專利密集型產品 patent intensive product
《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中的行業所產出的主要依靠專利參與市場競爭并具
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
3.3
主營業務產品 main product
企業主營業務所產出的產品。
1
T/PPAC 402—2024
2
3.4
核心專利 core patent
用于保護該產品本身或制造該產品的方法的發明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產品本身的實用新型
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產品整體或者局部外觀設計的外觀設計專利,且上述專利對該產品的市場
價值有直接貢獻;以及用于保護該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的核心零部件本身或制造該核心零部件
的方法的發明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核心零部件本身的實用新型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核心零
部件的整體或者局部外觀設計的外觀設計專利,且上述專利對該產品技術升級和提升市場規模發揮
了關鍵作用。
4 評價指標
4.1 獲獎情況
產品單元中使用的任一項專利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省級及以上專利獎。
4.2 無效情況
產品單元中使用的任一項專利經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審查宣告專利權維
持。
4.3 核心專利數量
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核心創造能力。
4.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產品單元的累計知識產權成本占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的比例,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知識產權投入
強度。
注:本文件中使用的“年度”表示上一自然年度。
4.5 年度銷售收入
年度內產品單元的銷售收入,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產出效益。
4.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
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收入與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核心專利數量的比值,用于評價單件專利的產品
單元的產出效益。
4.7 年度銷售凈利率
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與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的比值,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獲利能力。
5 評價指標的獲取方法
5.1 獲獎情況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5.2 無效情況的獲取方法
T/PPAC 402—2024
3
不涉及獲取方法。
5.3 核心專利數量的獲取方法
統計產品單元的核心專利數量。
5.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按照公式(1)計算產品單元知識產權
累計投入占比。
Rpc =
C
C
p
t .......................(1)
式中:
Rpc——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Cp——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萬元);
Ct——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萬元)。
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包括各年度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產品單元研發費用、產品單元涉及專
利的費用等。
產品單元涉及專利的費用包括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繳納的與產品單元相關的專利費用、與產品單
元相關的專利部門的開支、與產品單元相關的專利侵權風險排查費用以及其他合理開支。
5.5 年度銷售收入的獲取方法
統計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
5.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統計產品單元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按照公式(2)
計算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
Sp =
St Np
.......................(2)
式中:
Sp——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萬元/件);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Np——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件)。
5.7 年度銷售凈利率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按照公式(3)計算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
率。
Rf = S
P
t .......................(3)
式中:
Rf——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
P——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萬元);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 評價指標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T/PPAC 402—2024
4
6.1 獲獎情況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6.2 無效情況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6.3 核心專利數量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使用的核心專利數量,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4)
計算核心專利數量基準值。
Np =
1
M σ i
M
=0Npi ......................(. 4)
式中:
Np——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均值(件);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Npi——第 i 個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件)。
6.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
式(5)計算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基準值。
Rpc =
1
M σ i
M
=0 Rpci ......................(. 5)
式中:
Rpc——產品單元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均值(%);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Rpci——第 i 個產品單元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6.5 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收入,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6)
計算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
St =
1
M σ i
M
=0 Sti .......................(6)
式中: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均值(萬元);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Sti——第 i 個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
照公式(7)計算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
T/PPAC 402—2024
5
Sp =
1
M σ i
M
=0 Spi .......................(7)
式中:
Sp——產品單元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均值(萬元);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Spi——第 i 個產品單元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7 年度銷售凈利率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凈利率,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8)
計算年度銷售凈利率基準值。
Rf =
1
M σ i
M
=0 Rfi ......................(. 8)
式中:
Rf——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均值(%);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Rfi——第 i 個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
7 評價流程及要求
7.1 前置條件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應同時滿足以下前置條件:
a) 評價對象屬于《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所列的行業;
b) 評價對象使用至少一項法律狀態為有效的專利;
c) 評價對象屬于企業主營業務產品。
不滿足前置條件的產品不進行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
7.2 評價流程
滿足前置條件的評價對象啟動評價,評價流程如下:
a)獲取產品單元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b)根據產品單元測算值計算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c)將選定的評價對象產品單元測算值與基準值比較,判定評價結果;評價指標不涉及測算值的,
以符合指標要求為準。
7.3 獲取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按第 5 章規定的方法獲取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7.4 確定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按第 6 章規定的方法獲取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注:企業可根據評價需求選取行業數據(如行業均值)作為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7.5 判定評價結果
T/PPAC 402—2024
判定評價結果: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均不低于基準值,獲獎情況、無效情況滿足其一,
判定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均不低于基準值,判定
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核心專利數量、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均
不低于基準值,判定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可編寫評價報告,評價報告主要包括產品單元的基本信息、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信息以及
人員日期信息等,具體如下:
——產品單元的基本信息應包括評價時間截止日、產品單元的型號、功能、簡介等內容。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信息應包括評價指標基準值、測算值、評價結果等內容。
——人員日期信息應包括評價人員信息、審核人員信息以及評價日期等。
評價報告示例見附錄 A。
想要了解更多或者是不明白的問題,可直接咨詢。臥濤專業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項目申報、軟件開發、企業孵化、高企申報等服務,可免費上門指導!小編24小時在線為您服務哦
免費指導熱線:13339105710(可加V)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339105710(微信同號)0551-65300258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備案條件(一)備案主體要求
1. 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和社會組織;
2. 備案主體應當是制造、銷售專利產品的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
(二)備案產品條件
1. 備案產品至少涉及一項有效專利,且該一項或多項專利不存在權屬糾紛;
2.已取得較好的市場經濟效益;
3. 備案產品不受《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2019)》中的產業分類限制。(三)其他說明事項
1. 同一型號或品種的產品應作為一件產品進行備案,如某企業的手機X30型號可作為備案產品,不同顏色、大小、配置等應歸類為同一備案產品。
2.相同產品不得重復備案,如同一備案產品涉及不同企業,應由相關方自行協商一致,由其中一方進行備案。
3. 一家企業可選擇多件產品進行備案。申請備案的企業可參考《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方法》(T/PPAC 402-2024),擇優選擇產品進行備案。
二、備案流程
1. 申請備案的企業登錄試點平臺并注冊,進行實名認證,填報基本信息,上傳證明材料和誠信承諾書
2. 試點平臺審核通過后,企業填報備案產品的基本信息、經濟數據,聲明所使用專利的情況,并上傳有關證明材料,提交審核
3. 試點平臺對備案產品信息進行核查,通過后即備案成功。具體操作步驟參見《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試點平臺操作手冊》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方法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獲取方法、評價指標基準值的獲取
方法、評價流程及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其他組織可參照本文件評價專利密集型產品。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
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1374 知識產權文獻與信息 基本詞匯
3 術語和定義
GB/T 21374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產品單元 product unit
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下企業同一型號或品種的產品。
注:例如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中“代碼 4009010202”對應的產品名稱“筆記本計算
機”下,企業的 A00 型號產品;或國家統計局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中“代碼 2702080101”對應的
產品名稱“含有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緩釋控釋片”品種的產品。
3.2
專利密集型產品 patent intensive product
《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中的行業所產出的主要依靠專利參與市場競爭并具
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
3.3
主營業務產品 main product
企業主營業務所產出的產品。
1
T/PPAC 402—2024
2
3.4
核心專利 core patent
用于保護該產品本身或制造該產品的方法的發明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產品本身的實用新型
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產品整體或者局部外觀設計的外觀設計專利,且上述專利對該產品的市場
價值有直接貢獻;以及用于保護該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的核心零部件本身或制造該核心零部件
的方法的發明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核心零部件本身的實用新型專利,或者是用于保護該核心零
部件的整體或者局部外觀設計的外觀設計專利,且上述專利對該產品技術升級和提升市場規模發揮
了關鍵作用。
4 評價指標
4.1 獲獎情況
產品單元中使用的任一項專利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省級及以上專利獎。
4.2 無效情況
產品單元中使用的任一項專利經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審查宣告專利權維
持。
4.3 核心專利數量
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核心創造能力。
4.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產品單元的累計知識產權成本占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的比例,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知識產權投入
強度。
注:本文件中使用的“年度”表示上一自然年度。
4.5 年度銷售收入
年度內產品單元的銷售收入,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產出效益。
4.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
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收入與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核心專利數量的比值,用于評價單件專利的產品
單元的產出效益。
4.7 年度銷售凈利率
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與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的比值,用于評價產品單元的獲利能力。
5 評價指標的獲取方法
5.1 獲獎情況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5.2 無效情況的獲取方法
T/PPAC 402—2024
3
不涉及獲取方法。
5.3 核心專利數量的獲取方法
統計產品單元的核心專利數量。
5.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按照公式(1)計算產品單元知識產權
累計投入占比。
Rpc =
C
C
p
t .......................(1)
式中:
Rpc——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Cp——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萬元);
Ct——產品單元年度總成本(萬元)。
產品單元累計知識產權成本包括各年度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產品單元研發費用、產品單元涉及專
利的費用等。
產品單元涉及專利的費用包括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繳納的與產品單元相關的專利費用、與產品單
元相關的專利部門的開支、與產品單元相關的專利侵權風險排查費用以及其他合理開支。
5.5 年度銷售收入的獲取方法
統計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
5.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統計產品單元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按照公式(2)
計算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
Sp =
St Np
.......................(2)
式中:
Sp——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萬元/件);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Np——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件)。
5.7 年度銷售凈利率的獲取方法
獲取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按照公式(3)計算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
率。
Rf = S
P
t .......................(3)
式中:
Rf——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
P——產品單元年度凈利潤(萬元);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 評價指標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T/PPAC 402—2024
4
6.1 獲獎情況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6.2 無效情況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不涉及獲取方法。
6.3 核心專利數量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使用的核心專利數量,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4)
計算核心專利數量基準值。
Np =
1
M σ i
M
=0Npi ......................(. 4)
式中:
Np——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均值(件);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Npi——第 i 個產品單元所使用的法律狀態為有效的核心專利數量(件)。
6.4 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
式(5)計算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基準值。
Rpc =
1
M σ i
M
=0 Rpci ......................(. 5)
式中:
Rpc——產品單元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均值(%);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Rpci——第 i 個產品單元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
6.5 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收入,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6)
計算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
St =
1
M σ i
M
=0 Sti .......................(6)
式中:
St——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均值(萬元);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Sti——第 i 個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6 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
照公式(7)計算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基準值。
T/PPAC 402—2024
5
Sp =
1
M σ i
M
=0 Spi .......................(7)
式中:
Sp——產品單元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均值(萬元);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Spi——第 i 個產品單元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萬元)。
6.7 年度銷售凈利率基準值的獲取方法
獲取企業所有產品單元的年度銷售凈利率,計算均值。企業具有 M 個產品單元,按照公式(8)
計算年度銷售凈利率基準值。
Rf =
1
M σ i
M
=0 Rfi ......................(. 8)
式中:
Rf——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均值(%);
M——產品單元的數量(個);
Rfi——第 i 個產品單元年度銷售凈利率(%)。
7 評價流程及要求
7.1 前置條件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應同時滿足以下前置條件:
a) 評價對象屬于《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分類》所列的行業;
b) 評價對象使用至少一項法律狀態為有效的專利;
c) 評價對象屬于企業主營業務產品。
不滿足前置條件的產品不進行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的評價。
7.2 評價流程
滿足前置條件的評價對象啟動評價,評價流程如下:
a)獲取產品單元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b)根據產品單元測算值計算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c)將選定的評價對象產品單元測算值與基準值比較,判定評價結果;評價指標不涉及測算值的,
以符合指標要求為準。
7.3 獲取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按第 5 章規定的方法獲取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指標的測算值。
7.4 確定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按第 6 章規定的方法獲取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注:企業可根據評價需求選取行業數據(如行業均值)作為評價指標的基準值。
7.5 判定評價結果
T/PPAC 402—2024
判定評價結果: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均不低于基準值,獲獎情況、無效情況滿足其一,
判定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知識產權累計投入占比均不低于基準值,判定
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產品單元年度銷售收入、年度銷售凈利率、核心專利數量、單件核心專利年度銷售收入均
不低于基準值,判定屬于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
可編寫評價報告,評價報告主要包括產品單元的基本信息、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信息以及
人員日期信息等,具體如下:
——產品單元的基本信息應包括評價時間截止日、產品單元的型號、功能、簡介等內容。
——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評價信息應包括評價指標基準值、測算值、評價結果等內容。
——人員日期信息應包括評價人員信息、審核人員信息以及評價日期等。
評價報告示例見附錄 A。
想要了解更多或者是不明白的問題,可直接咨詢。臥濤專業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項目申報、軟件開發、企業孵化、高企申報等服務,可免費上門指導!小編24小時在線為您服務哦
免費指導熱線:13339105710(可加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