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企業獎補政策18條!關于宣城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若干舉措
宣城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若干舉措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 “一改兩為”要求,進一步優化民營 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宣城市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涉及的企業獎補政策有18條!詳細的獎補內容,宣城企業可咨詢小編:
宣城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若干舉措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 “一改兩為”要求,進一步優化民營 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宣城市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涉及的企業獎補政策有18條!詳細的獎補內容,宣城企業可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建立政商懇談會機制。每月首個周末召開政商懇談會, 提前一周在媒體公示,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負責 同志接待懇談。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企業點單、政府接單、 督查跟單、辦結銷單”的全程跟蹤、閉環管理機制,能當場解 決的當場解決。
二、設立企業訴求專線電話。向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 業企業負責人點對點推送市委總值班室、市政府總值班室電 話,安排專人 7 ×24 小時接聽。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實行 “當天受理、次日交辦、第三日反饋、限期辦結”。
三、強化水電氣要素保障。開展水電氣專項提升行動,常 態化開展水電氣涉企收費專項督查。企業建筑區域紅線到公共 電網連接工程所發生的費用,由供電部門、屬地政府承擔,企 業“零投資”。完善政企聯動、提前介入機制,對具備通水通氣 管網條件的企業,受理申請后 3 個工作日內通水通氣。落實天 然氣價格量價掛鉤政策,對用氣量大的企業實行氣價優惠。
四、加強企業用地需求保障。每周六召開民營企業土地要 素保障會商會。對符合產業政策的民營企業項目用地,計劃指 標應保盡保、優先受理、高效辦理。鼓勵工業用地長期租賃、 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支持工業用地轉讓、 出租、抵押。 工業企業在現有用地上進行改擴建或拆舊建新,超出原批準總 計容建筑面積的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讓價款。允許工業項目按 幢 (層、間 ) 分割登記和轉讓。
五、推介RC為企服務。根據企業意愿,擇優從黨政機關、 事業單位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民營企業體悟實訓,跟班學習、 跟蹤服務。鼓勵民營企業聘用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擔任 “科技 副總”,對年度績效評估為良好等次以上的 “科技副總”,給 予相應補助。
六、開展“政聘企培”行動。面向重點高校公開引進急需 緊缺專業優秀畢業生,派駐民營企業培養使用 3 年,納入事業 單位儲備RC庫管理,安排事業編制,發放工作補貼。培養期 滿,可選擇在事業單位任職或留企發展。
七、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按照“用戶思維、客戶導向”, 全方位保障全市重點產業鏈企業周期性、緊缺性、急需性用工 需求,做好精準化、定制化、個性化用工服務,建立重點企業 崗位需求、技能培訓、人力資源保障 “三個清單”。每年舉辦 2000 場以上線上線下招聘會。
八、提升辦稅服務效率。對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
款的民營企業,允許依法延期繳納,辦理期限由 20 個工作日 壓減至 16 個工作日以內。
九、鼓勵企業技術研發。設立專精特新企業科技研發專項 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工藝提升、裝備改造、產品研發和技術創 新平臺建設,單個項目最高支持 100 萬元。
十、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圍繞企業數字化改造、工業互 聯網平臺建設、工業APP 應用、智能工廠 (數字化車間) 建設 等,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每年為 400 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免費提供數字化診斷服務,兩年內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免費 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每年評選市級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 10 家、 示范企業 20 家,分別給予 20 萬元和 10 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一、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出臺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 業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啟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評選,每年認 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50 家以上,優先推薦申報省級專精特新 企業。對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工作經費補助;對首次 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十二、支持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政府性引導基金、 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引進投資 機構開展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普查,完善上市企業后備 庫。對在滬深交易所、港交所等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 200 萬元,對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對規范性 股改后在省股交中心成長板、科創板精選層掛牌的企業一次性
獎勵 20 萬元。對在省股交中心基礎板塊掛牌經股改后轉板的 企業一次性再獎勵 10 萬元。
十三、鼓勵企業開展宣傳推介。圍繞頭部企業開展產需對
接,承辦中國光伏大會異質結分會等活動。鼓勵民營企業參加 進博會、廣交會、服務貿易展等國內外大型展會 (展示) 活動, 組織 “搶單團”赴境外招商洽談。對參加我市統一組織境外展 會和對接活動的企業,給予相應補助。對參與 “精品安徽、皖 美智造”央視宣傳系列活動的企業,按宣傳推廣費用的 30%給 予補助。
十四、規范整合行政執法檢查。建立行政執法檢查備案制, 整合各類執法事項,實行綜合檢查。規范執法監管行為,按季 度核查通報各部門行政執法檢查情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首次 輕微違法行為容錯機制。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守信免 查。
十五、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從嚴整治影 響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 問題,精準執紀執法。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 家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格區分企業法人財產和股東個人財 產,依法慎用羈押性強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十六、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依據企業需求,每年組織 100 名以上優秀民營企業家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
以及世界五百強、民營企業五百強開展體悟實訓,促進深度交 流。各類開發園區為民營企業家及高管提供常態化培訓服務。 定期舉辦企業家沙龍,組織職能部門、專家學者、商協會等與 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建立市領導聯系新生代企業家制度。
十七、完善涉企政策制定機制。聘請優秀民營企業家擔任 宣城市民營經濟發展顧問,參與研究重要經濟工作。建立企業 家代表庫,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對可能增 加企業成本、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政策調整,應在聽取相 關行業企業意見的基礎上,設置不少于 30 日的緩沖過渡期( 法 律法規、規章和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因政策調整造成企 業合法權益受損的,應依法依規予以補償。
十八、營造尊重企業家氛圍。弘揚企業家精神,樹立企業 家是宣城最重要RC資源的意識。評選年度民營企業綜合實力 20 強、民營企業稅收貢獻 10 強、 “專精特新”企業 10 強、民 營企業優秀RC十大突出貢獻獎等獎項,由市委、市政府通報 表揚。對獲表揚的企業或個人,在主流新聞媒體集中宣傳,有 關人員可享受 “宛陵英才”相關待遇。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文件所涉及獎勵資金均由市財 政承擔。現有政策與本文件不一致的, 以本文件為準。
2024 年 2 月 15 日前,市直責任單位要依據本文件精神制 定相應舉措的具體落實辦法。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將會 同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經信局) ,定期對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建立政商懇談會機制。每月首個周末召開政商懇談會, 提前一周在媒體公示,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負責 同志接待懇談。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企業點單、政府接單、 督查跟單、辦結銷單”的全程跟蹤、閉環管理機制,能當場解 決的當場解決。
二、設立企業訴求專線電話。向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 業企業負責人點對點推送市委總值班室、市政府總值班室電 話,安排專人 7 ×24 小時接聽。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實行 “當天受理、次日交辦、第三日反饋、限期辦結”。
三、強化水電氣要素保障。開展水電氣專項提升行動,常 態化開展水電氣涉企收費專項督查。企業建筑區域紅線到公共 電網連接工程所發生的費用,由供電部門、屬地政府承擔,企 業“零投資”。完善政企聯動、提前介入機制,對具備通水通氣 管網條件的企業,受理申請后 3 個工作日內通水通氣。落實天 然氣價格量價掛鉤政策,對用氣量大的企業實行氣價優惠。
四、加強企業用地需求保障。每周六召開民營企業土地要 素保障會商會。對符合產業政策的民營企業項目用地,計劃指 標應保盡保、優先受理、高效辦理。鼓勵工業用地長期租賃、 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支持工業用地轉讓、 出租、抵押。 工業企業在現有用地上進行改擴建或拆舊建新,超出原批準總 計容建筑面積的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讓價款。允許工業項目按 幢 (層、間 ) 分割登記和轉讓。
五、推介RC為企服務。根據企業意愿,擇優從黨政機關、 事業單位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民營企業體悟實訓,跟班學習、 跟蹤服務。鼓勵民營企業聘用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擔任 “科技 副總”,對年度績效評估為良好等次以上的 “科技副總”,給 予相應補助。
六、開展“政聘企培”行動。面向重點高校公開引進急需 緊缺專業優秀畢業生,派駐民營企業培養使用 3 年,納入事業 單位儲備RC庫管理,安排事業編制,發放工作補貼。培養期 滿,可選擇在事業單位任職或留企發展。
七、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按照“用戶思維、客戶導向”, 全方位保障全市重點產業鏈企業周期性、緊缺性、急需性用工 需求,做好精準化、定制化、個性化用工服務,建立重點企業 崗位需求、技能培訓、人力資源保障 “三個清單”。每年舉辦 2000 場以上線上線下招聘會。
八、提升辦稅服務效率。對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
款的民營企業,允許依法延期繳納,辦理期限由 20 個工作日 壓減至 16 個工作日以內。
九、鼓勵企業技術研發。設立專精特新企業科技研發專項 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工藝提升、裝備改造、產品研發和技術創 新平臺建設,單個項目最高支持 100 萬元。
十、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圍繞企業數字化改造、工業互 聯網平臺建設、工業APP 應用、智能工廠 (數字化車間) 建設 等,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每年為 400 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免費提供數字化診斷服務,兩年內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免費 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每年評選市級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 10 家、 示范企業 20 家,分別給予 20 萬元和 10 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一、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出臺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 業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啟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評選,每年認 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50 家以上,優先推薦申報省級專精特新 企業。對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工作經費補助;對首次 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十二、支持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政府性引導基金、 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引進投資 機構開展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普查,完善上市企業后備 庫。對在滬深交易所、港交所等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 200 萬元,對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 50 萬元。對規范性 股改后在省股交中心成長板、科創板精選層掛牌的企業一次性
獎勵 20 萬元。對在省股交中心基礎板塊掛牌經股改后轉板的 企業一次性再獎勵 10 萬元。
十三、鼓勵企業開展宣傳推介。圍繞頭部企業開展產需對
接,承辦中國光伏大會異質結分會等活動。鼓勵民營企業參加 進博會、廣交會、服務貿易展等國內外大型展會 (展示) 活動, 組織 “搶單團”赴境外招商洽談。對參加我市統一組織境外展 會和對接活動的企業,給予相應補助。對參與 “精品安徽、皖 美智造”央視宣傳系列活動的企業,按宣傳推廣費用的 30%給 予補助。
十四、規范整合行政執法檢查。建立行政執法檢查備案制, 整合各類執法事項,實行綜合檢查。規范執法監管行為,按季 度核查通報各部門行政執法檢查情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首次 輕微違法行為容錯機制。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守信免 查。
十五、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從嚴整治影 響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 問題,精準執紀執法。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 家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格區分企業法人財產和股東個人財 產,依法慎用羈押性強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十六、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依據企業需求,每年組織 100 名以上優秀民營企業家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
以及世界五百強、民營企業五百強開展體悟實訓,促進深度交 流。各類開發園區為民營企業家及高管提供常態化培訓服務。 定期舉辦企業家沙龍,組織職能部門、專家學者、商協會等與 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建立市領導聯系新生代企業家制度。
十七、完善涉企政策制定機制。聘請優秀民營企業家擔任 宣城市民營經濟發展顧問,參與研究重要經濟工作。建立企業 家代表庫,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對可能增 加企業成本、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政策調整,應在聽取相 關行業企業意見的基礎上,設置不少于 30 日的緩沖過渡期( 法 律法規、規章和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因政策調整造成企 業合法權益受損的,應依法依規予以補償。
十八、營造尊重企業家氛圍。弘揚企業家精神,樹立企業 家是宣城最重要RC資源的意識。評選年度民營企業綜合實力 20 強、民營企業稅收貢獻 10 強、 “專精特新”企業 10 強、民 營企業優秀RC十大突出貢獻獎等獎項,由市委、市政府通報 表揚。對獲表揚的企業或個人,在主流新聞媒體集中宣傳,有 關人員可享受 “宛陵英才”相關待遇。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文件所涉及獎勵資金均由市財 政承擔。現有政策與本文件不一致的, 以本文件為準。
2024 年 2 月 15 日前,市直責任單位要依據本文件精神制 定相應舉措的具體落實辦法。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將會 同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經信局) ,定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