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行業動態

      2024年武漢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申報!(條件、獎勵補貼、時間、流程)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3/17     瀏覽次數:    

      武漢市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申報工作已經開始了,下文介紹了相關的申報條件以及獎勵補貼等內容,想要申報的可以參考一下該文章,可以大大提高申報效率,在申報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可以來咨詢小編: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武漢分公司地址:東湖新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468

      一、武漢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申報條件

      (一)依托單位(市臨床研究中心所在的法人單位,以下簡稱“依托單位”)原則上應為本市三級醫院,能夠為市臨床研究中心提供經費支持、技術支撐、房屋設施等條件保障。

      (二)所屬專科的臨床醫學和轉化研究能力突出。在某一學科或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近3年牽頭承擔過市級以上(含市級)科技計劃臨床研究項目/課題。

      (三)所屬專科擁有較高水平的醫學臨床研究、試驗和診療等方面人才隊伍。所屬專科擁有學術水平高、臨床經驗豐富、在領域內具有較大影響的學科帶頭人,擁有一定數量和較高水平的臨床診療、科學研究、應用示范等方面人才隊伍,中心主任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

      (四)所屬專科每年組織開展基層衛生人員的技術培訓、學術交流和合作活動。

      (五)所屬專科具備較好的臨床醫學研究的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近5年新增的科研儀器、設備及軟件等資產原值總額在500萬元以上。

      (六)所屬專科有健全的管理規章制度,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及倫理審查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定。

      (七)市臨床研究中心已與其他醫療機構建立協同研究網絡和普及推廣網絡,鼓勵中心與武漢地區醫療機構開展協同研究和成果推廣。

      二、武漢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獎勵補貼

      1、宜昌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獎勵補貼

      推進醫學研究平臺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P3實驗室給予20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給予300萬元獎勵。

      2、武漢蔡甸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獎勵補貼

      對新申報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研發平臺(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補貼,不同級別研發平臺可同時享受,但同一級別不同類型只享受一次。

      三、申請認定流程

      (一)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根據市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規劃部署,聯合發布市臨床研究中心年度申報指南。

      (二)各相關醫療機構根據申報指南,填寫提交《武漢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申報書》。

      (三)市科技局負責市臨床研究中心申報材料的受理和形式審查。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針對通過初審的市臨床研究中心,聯合組織專家評審或委托第三方組織專家評審。

      (四)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根據專家評審結果初步確定擬認定市臨床研究中心名單,并對擬認定的市臨床研究中心進行現場考察,并綜合專家評審和現場考察情況確定市臨床研究中心名單,在市科技局政務網站向社會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由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下達認定批文。

      四、亮點和特色

      《辦法》相比2017年印發的管理辦法,主要在以下3個方面的亮點和特色:

      (一)申請認定方面。為鼓勵引導全市具有明顯特色的醫療機構積極創建市臨床研究中心,促進醫產研用協同發展。本次制定,將申請認定為市臨床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條件,由“三級甲等醫院”修改為“三級醫院”,同時刪減了科研團隊正高級技術職稱的相關要求,增加了鼓勵與本地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新藥、醫療器械協同研發創新等內容。同時,還要求建設依托單位嚴格遵守國家對生物安全和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等相關方面的要求。

      (二)運行管理與績效評估方面。為有效激勵建設依托單位加強對市臨床研究中心的管理運營,同時參照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以及深圳等地有關做法,結合我局關于創新平臺績效評估具體實際,本次制定,將績效評估優秀比例由原來的不超過20%修改為不超過30%

      (三)結果運用方面。為強化市臨床研究中心作為面向臨床需求的市級科技創新平臺作用,鼓勵支持市級平臺進一步創建省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本次制定,將直接確定為績效考核優秀等次的范圍擴展到了國家臨床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等范圍。同時,鼓勵建設依托單位在項目申報推薦時,重點考慮市臨床研究中心專業領域的項目。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