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g0c0k"><input id="g0c0k"></input></fieldset>
    •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高新技術企業

      宿州高企申報!2024年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注意事項建議指南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5/9     瀏覽次數:    

      針對近年來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小編對有關注意事項進行了認真梳理。為幫助企業提前準備和做好2024年宿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工作,現將有關注意事項和申報前期可做的重點工作形成建議指南,進行特別提醒,快來看看吧!看完您如果有不明白或是想要代理申報的,可以直接致電小編咨詢!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715065127(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重點關注

      (一)研發費用歸集“合理化”

      研究開發費用歸集范圍:

      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及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

      申報要求: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 5000 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建議:

      (1)維護研發項目:企業應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按照相關組織管理制度,定期進行研發項目立項確認,推進研發項目實施、驗收,做好研發項目技術、文檔、財務等資料的整理維護工作。

      (2)合理歸集費用:企業應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按照研發費用歸集范圍要求,合理有效歸集研發費用,并做好研發費用輔助賬等相關工作。

      (3)重視加計扣除:企業應在每年上半年進行匯算清繳時,同步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工作。

      (二)知識產權布局“前置化”

      知識產權要求: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Ⅰ類知識產權常見為發明專利;Ⅱ類常見為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知識產權分值為30分,主要從知識產權技術的先進程度、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數量及獲得方式四個方面進行評分。建議知識產權數量Ⅰ類1項以上,Ⅱ類至少5項。

      建議:

      (1)提前規劃布局:企業在項目立項前應做好相關知識產權布局規劃,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實施進度持續推進知識產權申請工作。

      (2)注重關聯體現:申請的知識產權應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在名稱及內容上具備關聯性,并充分體現出核心技術要點。

      (三)科技成果轉化“常態化”

      科技成果相關定義: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分值為30分。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平均每年轉化5項以上,可得到25-30分。

      建議:

      (1)跟進轉化節點:企業管理層應對成果轉化各個時間節點關注跟進,建議企業常態化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每年申請知識產權5項及以上作為取得的科技成果,同時相關成果應能體現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的關聯,以及技術創新性和先進性。

      (2)體現轉化成效:科技成果轉化應體現出相關成效,因此在科技成果轉化后形成的產品(服務)等,應同步準備檢測報告、查新報告、用戶使用報告等第三方評價材料作為轉化成效支撐材料。

      (四)組織管理體系“規范化”

      組織管理要求: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分值為20分,主要評價內容為:(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

      建議:

      (1)符合自身情況:企業應根據現有組織架構、所處發展階段及目前發展水平等關鍵點,制定符合自身特征及既有條件的管理制度。

      (2)持續更新迭代:隨著企業不斷發展,組織管理制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修訂更新,尤其是在企業規模、項目預算、財務管理等方面發生較大變化時,應在組織管理制度文件中有所體現。

      (3)管理實施一致:企業在注重組織管理制度制定的同時,也應做好制度實施的過程管理,制度制定與實施內容應保持一致性,將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研發費用輔助賬、培訓培養進修、績效評價獎勵等落實到實處,同時做好日常實施過程資料的歸檔工作。

      (五)企業成長自評“標準化”

      成長性評價: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企業成長性分值為20分,主要評價企業凈資產和銷售收入增長率情況。

      建議:

      (1)企業自評定位:企業成長性評價屬于“硬性指標”評價體系,企業可對照《工作指引》進行自評計算得分。對于成長性分值較低的企業,尤其要通過做好企業創新能力評價中其他三項(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的準備工作進行提分。

      (2)注重前期規劃:企業應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申報高企前三年(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規劃)的銷售收入、凈資產情況。

      現在可做工作

      (一)正確歸集研發費用

      (1)提前歸集費用:按照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中,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應達到規定要求,確定好高企申報前三年的

      研發項目立項

      ,做好

      研發費用輔助賬歸集

      ,避免費用歸集不合理化,質疑研發費用的真實性,影響高企申報結果,并同步做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查材料工作,如:研發項目立項報告,研發輔助賬,研發費用相關憑證。

      (2)研發費用項目布局:以企業行業領域為準,合理化分配研發費用項目,如:軟件類企業,人員人工費用占比為60%以上,直接投入費用占比為20%以內,其他費用占比為10%以內合理化布局;如:制造類企業,人員人工費用占比為40%以上,直接投入費用占比為40%以上,其他費用占比為10%以內合理化布局。

      (二)精準布局知識產權

      (1)關注申請時間:知識產權申請時間要有延展性,如企業所有知識產權申請的時間都是同一時間段,會被質疑為臨時包裝,出現不被認可或分數極低的風險。

      (2)重視取得時間:知識產權取得時間主要為高企申報前三年為準,為了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獲得時間嚴謹控制在要求的時間內,需要企業每一年做好知識產權數量和時間規劃布局。現需要及時跟進,當年所有申請的知識產權進度把控,且年底前完成所有的知識產權授權下證工作。如有出現知識產權數量不足的情況,可在年底前通過受讓,受贈方式的獲得下證時間在前三年的知識產權。

      (三)做好科技成果轉化

      (1)注重轉化時間:建議企業常態化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每年申請知識產權5項及以上作為取得的科技成果,

      注重轉化的時間在高企申報的前三年內

      ,同時相關成果應能體現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的關聯,以及技術創新性和先進性。

      (2)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關聯性: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產生的經濟效益佐證材料關聯科技成果,

      如銷售合同,銷售發票

      ,需要保持科技成果名稱關聯性。

      (3)體現轉化成效:科技成果轉化應體現出相關成效,因此在科技成果轉化后形成的產品(服務)等,

      應同步準備檢測報告、查新報告、用戶使用報告等第三方評價材料作為轉化成效支撐材料佐證科技成果轉化,同時注重材料時間在高企申報的前三年內為最佳

      (四)提升科研水平

      為提升企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和科研條件的水平,需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協議的簽訂時間需在近三年內簽訂

      ,屬于高企申報加分項,但申報當年簽訂的評分較低甚至不予認可,且需提供產學研合作的記錄證明(如項目支出的發票及憑證等)。

      (五)確定人員

      建議企業高企申報上一年總人數需達到至少10人以上,因此需要在年底前提高企業人數規模,按要求繳納社保為后期提供相應的佐證資料做準備。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提前做好研發人員的學歷以大專學歷以上,學科專業為工科專業為主的準備工作。

      (六)提升財務成長性

      企業應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申報高企前三年(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規劃)的銷售收入、凈資產情況,具體評分標準如下表,通過自主評估發現前兩年的銷售收入,凈資產成長性情況不佳,需企業于年底前通過合理方式促進銷售收入增長,凈資產增長來提升高企財務成長性分值。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