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2024年陜西省新產品研發獎勵補貼政策整理,那么陜西省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企業有新產品研發獎補申報需求的話,可以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免費咨詢,臥濤科技,專注項目申報11年!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715065127(V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資質認證等)
一、陜西省新產品研發獎勵補貼政策
(一)陜西省建立新產品開發管理體系
1.陜西省加強新產品研發的服務與指導。健全相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包括開發指導、鑒定、評價、跟蹤統計等內容的新產品開發管理體系。加強對新產品開發的服務與指導,加大統計分析、技術檔案管理、政策培訓等基礎性工作力度。
2.陜西省規范企業新產品鑒定。定期編制陜西省重點新產品開發指導計劃,每年下達省級重點新產品開發項目1000項以上。規范新產品鑒定,列入省級重點新產品開發指導計劃的產品由企業自行組織專家鑒定。經鑒定投產的新產品,由各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省級新產品認定。
3.陜西省開展省級新產品認定。充分發揮省級新產品的導向作用,每年認定省級新產品500項以上。經認定的新產品頒發《陜西省重點新產品證書》,省級重點新產品證書有效期3年。鼓勵各市區開展市級新產品認定工作。
4.組織陜西工業精品遴選。圍繞高端裝備自主突破、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消費品提質升級等領域,培育一批“技術領先、性能優良、品質卓越、效益良好”的陜西工業精品。每年認定“陜西工業精品”100項,對認定的陜西工業精品給予資金獎補。
(二)陜西省健全產品創新研發體系
5.陜西省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陜西省推動企業普遍建立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形式的研發機構。積極培育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對新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30萬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50萬元。力爭到2025年,全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0家以上。支持各市區開展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6.陜西省構建產業創新研發平臺。構建多層次、開放式的產業創新研發體系,鼓勵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產業創新研發平臺,推進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促進技術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應用。陜西省對列入省級創新中心籌建計劃的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認定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給予5000萬元資金支持。
7.陜西省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陜西省確立企業新產品研發主體地位,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對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獎勵20萬元。對新認定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獎勵30萬元、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獎勵50萬元。對列入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獎勵50萬元。
(三)陜西省加強產品創新技術支撐
8.陜西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陜西省對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一定比例、且按規定進行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備案的企業,在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基礎上,按上一年度新增研發投入的8%給予后補助獎勵,對“專精特新”的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后補助獎勵提高至10%,單個企業每年獎補總額不超過300萬元。擴大科技創新券適用范圍,支持中小微企業購買科技服務或使用各類科技資源,給予年度不超過20萬元補貼。鼓勵各市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9.陜西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陜西省堅持目標導向,聚焦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應用研究與產業化全鏈條貫通。支持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技術熟化、中試、新產品試制等應用基礎研究,對評估優秀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50萬元以內建設與運行經費后補助。激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省基礎科學研究基金設立企業聯合基金。
10.陜西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供給。開展創新鏈精準對接行動,圍繞人工智能、3D打印、5G通信等新興產業,部署一批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聚焦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的重大科技需求,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給予不超過項目投入50%的資金支持,開展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重大產品開發,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四)陜西省促進創新產品質量提升
11.陜西省推動企業提升質量品牌能力。落實質量管理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推廣應用卓越績效模式、六西格瑪管理、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業質量品牌能力,開展質量對標提升活動,每年打造省級質量標桿企業10家。加強質量技術創新,陜西省每年認定省級工業質量控制實驗室5家,給予20萬元資金獎勵。注重陜西制造品牌培育,每年認定品牌培育示范企業10家,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
12.陜西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標準化工作。支持企業通過申請專利、參與標準制定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將知識產權產業化、商用化,擴大產品影響力。開展中小企業專利新產品認定,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項目給予貼息支持。支持企業主導和參與技術標準研究和制訂,構建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為補充的陜西制造業標準體系。
13.陜西省加快重點產業質量提升。實施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廣清潔高效生產工藝,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原材料供給質量。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以試點示范為引領,全面推動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支持核心零部件、元器件質量可靠性提升。組織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編制消費品升級和創新指南,推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開展誠信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五)陜西省完善新產品開發支持政策
14.陜西省全面落實國家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設備加速折舊、技術轉讓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等已出臺的優惠政策。依據《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指引(試行)》,做好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工作,支持企業及時享受175%的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15.陜西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陜西省實施新材料首批次產品銷售獎勵,加快新材料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開展首臺(套)、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試點,對保險費用給予補貼。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金支持。對開展新產品開發、認定、管理和考核工作較好的市區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由市區統籌安排支持企業新產品研發。
16.陜西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技改固定資產投入達到1000萬元并納入統計體系,按照設備購置總額的10%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補。發揮好10億元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作用,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貸款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貼息,支持企業更新設備、升級技術、開發新產品。
17.陜西省加強新產品推廣應用。建設好陜西技術創新信息網,定期發布《陜西省新產品推廣應用目錄》。每年在媒體集中宣傳推介一批陜西工業精品。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創新產品的相互對接配套,重點支持處于市場培育期的新產品推廣應用。充分利用絲博會等展會,提高我省工業新產品認知度和占有率。對企業開拓新產品市場給予支持,參加省內主辦或組織的展會和推廣活動,減免部分會展費用。
18.陜西省強化新產品開發統計考核。開展企業統計業務的部門聯合培訓,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強對重點骨干企業新產品統計工作進行排查,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強化企業新產品開發、研發投入等技術創新統計指標運用,鼓勵市區政府將其納入年度考核指標體系,激發加強新產品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陜西省新產品研發獎補項目申報條件
(一)陜西省企業技術中心申報條件
1.企業年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不低于30億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不低于0.3%),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占企業科技活動人員數的比例不低于20%,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不低于300萬元(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不低于500萬元)。
2.企業主要領導重視技術中心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和市場競爭意識,為技術中心的建設及運行提供良好的條件。
3.企業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在全省主要行業中具備明顯優勢和重要地位,產品技術附加值高,技術創新在企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4.技術中心具有較完善的研究、開發及試驗條件,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穩定的技術創新投入,技術創新水平及技術開發投入額在全省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5.技術中心的技術力量較強,有一批優秀的技術帶頭人和一支結構合理、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創新隊伍,在我省同行業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6.技術中心組織體系完善,運行機制健全,規劃目標明確,產學研合作穩定,技術創新績效顯著。
(二)陜西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申報條件
1、目標定位明確。有明確的產業化技術研發方向和目標,發展規劃系統可行,包括技術路線圖、成果轉化目標、研發投入計劃、經費籌措方案等。制定市場化自主運營的推進計劃,階段發展目標可測度、可考核、可實現。
2、建設條件良好。牽頭單位長期從事某領域研究開發,科研資產和經濟實力雄厚,有豐富的成果轉化和商業運行的能力。擁有較高水平管理團隊、創新團隊和專職研發人員。有先進的基礎設施、儀器裝備等,具備完善的研發和試驗條件。
3、組建優勢明顯。組建資金、設備投入、人才團隊等優勢突出,構建研發、中試、檢測、認證、培訓等創新平臺,代表行業先進研發水平。產學研合作網絡完善,具備較強的技術成果轉移擴散及產業化能力。
4、組織架構清晰。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組織結構科學合理,組建技術專家委員會作為內部咨詢機構。具備技術委托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知識產權協同運用、行業人才培養等公共創新服務功能。
5、運行機制健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符合創新規律、激發主體活力的股東決策、項目管理、人才激勵、市場運行、收益分配和風險控制等機制。積極創新商業模式,探索多元投資機制,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陜西省重點新產品認定條件
申報新產品認定前,須進行新產品鑒定。新產品鑒定由研發單位自行組織進行。
申報條件:
1、申請單位應為本省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的企業、科研院所或其他經濟組織等。
2、在省內首次研制,于近3年內批量生產并上市銷售的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及行業管理要求。
3、產品具有技術先進性和創新性,已取得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且相關權利在有效期內。
4、產品技術成熟、質量可靠、性能良好,通過第三方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檢測單位檢測。
5、屬于國家有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產品,必須具備相關行業管理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屬于國家實施強制性認證的產品,必須通過相關產品認證。
6、產品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具備規模化生產條件。
屬于下列產品之一的,不列入新產品認定范圍:
1、不符合國家、省有關節能降耗、環保和資源節約要求的產品。
2、原產品已經過認定、現無重大改進,且無法提供明確證據證明進行了重大改進的產品。
3、將整機產品拆分成若干部件、組件和零件的;將系統應用軟件拆分成若干模塊化軟件的;將軟硬件一體化產品拆分成硬件裝置和控制軟件的。
4、完全以進口元器件、零部件、原料組裝(或分裝)的產品(參與聯合設計、合作研發的除外)。
5、產品質量不穩定或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產品。
(四)陜西工業精品申報條件
1、企業經營良好。申報單位應為陜西省內登記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企業,運營和財務狀況良好,2020年度應完成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近3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等事故,無不良信用記錄。
2、產品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有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知識產權明晰。
3、質量安全可靠。產品質量可靠、性能良好,通過第三方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檢測單位檢測。特殊行業產品,須具備相關行業生產許可證、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等。
4、品牌推廣價值高。產品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競爭力強、市場潛力大。擁有商標、質量類國家和省級品牌榮譽,或已認定為省級重點新產品,優先遴選。
(五)陜西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申報條件
1、陜西省行政區域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的企業。
2、企業在省內建有科研、生產基地且擁有控制權。
3、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實際應用成效顯著。
4、企業從業人員200人以上,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資產總額30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比例3%以上。
6、企業在行業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擁有自主品牌并在市場中享有較高知名度。
7、企業近3年連續盈利,整體財務狀況良好,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呈穩定上升趨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保證體系。
8、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在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創新發展中成效顯著,在新產品開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智能化升級、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等方面具有較強示范作用。
(六)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條件
1、基本條件(全部滿足)
(1)在陜西省工商注冊登記、成立3年以上(含)具有獨立法人的企業;
(2)堅持專業化發展: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能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以及專業生產的成套產品;
(3)持續創新能力: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并取得比較顯著的效益,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4)經濟效益:企業上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500萬元,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60%。
2、專項條件((1)(2)(3)滿足一項以上)
(1)專業程度
①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含3年)以上;
②主營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營業收入的70%以上。
(2)創新能力
①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5%;
②企業擁有相關研發機構且企業研發人員占企業總人數比例不低于10%;
③至少獲得5項(含5項)以上,產品具有執行標準和相關檢測報告等。
(3)經營管理
①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②采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如5S管理、卓越績效管理、ERP、CRM、SCM等;
③企業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戰略并取得良好績效,擁有自主品牌。
(七)陜西省首臺套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是在陜西省內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生產企業,具備較強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企業生產經營正常,財務狀況良好,依法納稅,無失信行為,未被納入部門監管失信“黑名單”。失信行為以信用中國、信用中國(陜西)網站查詢情況為準。近三年內無違法記錄,未發生安全、環保、質量等事故。
2、產品具有清晰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申報單位經過其主導的技術創新活動,在我國依法擁有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以及依法通過受讓取得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并擁有該產品注冊商標的所有權。
3、產品技術先進。掌握產品生產的核心技術、關鍵工藝或應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在結構、性能、材質、工藝等方面對原有產品進行根本性改進,產品具有節能、節材、環保、智能化等特征,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取得標志性突破,在同類產品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4、產品質量可靠。省級以上產品質量管理部門認可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結論,或用戶出具的產品合格證明或使用證明。屬于國家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產品(如:計量器具、壓力容器等產品),必須具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頒發的產品生產許可證;屬于國家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必須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
5、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形成銷售并交付用戶的。
6、申報類型為國內首臺(套)的產品金額(不含稅價格)不低于500萬元;省內首臺(套)的產品金額(不含稅價格)不低于300萬元。其中,對首臺(套)新型農業機械裝備,給予單項支持,同一型號產品合計金額(不含稅價格)不低于100萬元。
(八)陜西省重點實驗室認定條件
1、研究方向與定位
研究方向明確,定位清晰,符合國家和陜西省,特別是西安市經濟、社會與科技發展戰略目標,聚焦“6+5+6+1”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開展學科前沿、交叉領域研究的能力,并具備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開發和成果轉化的良好基礎。
6+5+6+1”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6大支柱產業集群;人工智能、5G技術、增材制造(3D打印)、機器人、大數據與云計算5大新興產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6大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2、基礎條件與投入
應具備一定規模的科研實驗條件、基礎設施和經費保障。其中:科研用房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1000萬元;近三年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經費投入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
3、人才隊伍建設
重點實驗室應有一支數量合理,結構優化、學術水平高、學風嚴謹、創新意識濃厚、相對穩定的科技創新隊伍,固定科研人員總數不少于15人,且高級職稱以上人員不少于5人。
重點實驗室應有人才培養能力和引進機制。學科類重點實驗室近三年培養碩士以上人才不少于70名,其中博士以上不少于10%。
4、科研能力與成果
應在同領域研究中具有顯著技術優勢和雄厚科研實力,具有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在行業或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引領同類學科或行業發展,并能為西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攻關提供支撐。
學科類應有重點學科支撐,且近三年承擔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及橫向科研項目10項及以上,總到賬經費不少于500萬元,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的高水平代表作10篇及以上,獲得專利受理及軟件著作權不少于15個,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個及以上,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或有影響力的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不少于1項。市屬高校和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條件可適當放寬。
5、學術交流與開放共享
重點實驗室應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對產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近三年承辦學術會議不少于3次;提供開放共享服務不少于5家單位或50批次。
6、管理與運行
實驗室管理規范,組織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落實到位,近三年未發生環保、安全、知識產權以及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
重點實驗室主任由依托單位聘任在崗在職人員擔任,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或為企業高層技術人員,在本行業或領域內有一定知名度,年齡不超過60周歲,每屆任期5年,一般連任不得超過2屆,每年在重點實驗室工作時間不少于8個月。
學術委員會組成人員不少于7人,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依托單位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非依托單位人員)擔任,其中依托單位的人員不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九)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條件
1.符合國家和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總體規劃,有明確清晰的研發方向,承擔過國家、省級重大科研和綜合性工程技術任務,取得過較好的科技成果轉化業績,對本領域技術創新及行業進步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2.擁有穩定且結構合理、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擬任工程中心主任應具備較高學術造詣和組織協調能力,熟悉產業發展趨勢,有足夠的前沿技術識別水平。
3.依托單位應具備必要的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自有科研場地(用房)建筑面積800平方米以上并相對集中,科研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500萬元,能夠為工程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人、財、物保障和政策支持。
“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發場地應設在高校,雙方需簽訂共建協議書,明確各方權責,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
(十)陜西省品牌培育示范企業認定條件
1、在陜西省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企業。
2、運營和財務狀況良好,近三年內未發生安全、環保、質量事故。
3、擁有自主品牌,產品質量穩定,在本地區、本行業具有較強影響力。
4、品牌戰略和品牌培育目標明確,編制形成品牌管理體系文件并實施運行。有持續改進品牌管理體系的后續行動計劃。
5、品牌培育工作成效顯著,品牌建設給企業帶來明顯質量提升和競爭優勢。
6、總結提煉的典型經驗有創新性和示范性,具有廣泛推廣價值,并承諾在商業秘密得到保護情況下自愿交流分享品牌培育經驗。
那么關于2024年陜西省新產品研發獎勵補貼政策及認定申報條件,小編就和大家聊到這里咯,有申報需求的,直接聯系小編咨詢就可以。